新面貌新风尚新路子 溧江开“良方”做美乡村
本报讯(黄美云、记者曾诗敏)近日,记者来到新干县溧江镇美丽乡村建设点,在阳光的照射下,美丽乡村更是显得格外耀眼动人。该镇自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努力打造村容美、生态美、庭院美、身心美、生活美的美丽乡村,取得显著成效。
装饰乡村新面貌。美丽乡村,三分在建,七分在管。为了确保生态环境绿长在美长留,溧江在新农村建设上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实行镇、村联动,开出“良方”,保持山青水绿、天蓝地净的生活环境,创优生态、宜居、优美乡镇。该镇为农村每家每户发放小垃圾桶,聘请保洁员,购置垃圾清运车,并实行每月一督查、一季一排位、年终评比等一系列考核制度。实行最严格的生猪污染整治,全镇不划定可养区,对限养区的猪场要求建设发酵床和排污设施,做到达标排放;要求镇里每名班子成员均挂点一条河流或水库,强化监管,严把水质环保关,做到天蓝、水绿。
弘扬文明新风尚。改善农村环境是持久战,如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但老百姓的坏习惯却不易改变。为此,溧江镇以文明乡风、名人名言、法制文化建设为载体,通过手绘形式弘扬社会正能量,浓厚文化气息。湾里村有5面文化墙,分别以人物、风景、书画、连环画等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众多路过群众驻足观看,放学回家的孩子走到这里也会放慢脚步,不少孩子还会背诵其中的内容。村里一面面墙变成了美观而又会“说话”的文化墙,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文明乡风有力结合。通过建设道德文化墙、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村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使美丽乡村建设中形成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有效结合。
引领扶贫新路子。开展精准扶贫是改善农村环境的有力抓手,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今年以来,溧江镇立足改善人居环境,积极探索以美丽乡村建设助推精准脱贫新路径,全力打造“山青水绿,人善村美”的美丽乡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该镇紧紧围绕精准施策这个关键,牢牢牵住产业扶贫“牛鼻子”,实施“规划到户、措施到户、责任到人”精准帮扶。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等精准脱贫措施,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联户经营、入股分红的模式,所有的在家党员和贫困户至少选择加入1个合作社,合作社内党员和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发挥其对贫困人口的示范带动、服务引导作用,构建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全镇现有经济合作组织的扶贫带动作用。通过整合,已有33家合作社,为100余名贫困人员提供就业机会和产业发展信息,并采取以奖代补、提供种苗,以及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通过这些有效措施,确保了每个贫困村至少有一个特色产业,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都能通过产业带动实现增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