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墙根处,找到排污暗流源头
■昨日下午,石家庄市环保局十支“环保亮剑”小分队启动全市范围内排污检查
■今天是第39个世界环境日,权威部门调查报告显示,生活垃圾污染最受群众关注
今天(6月5日)是第39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多样的物种唯一的星球共同的未来”。我国将今年的中国主题确定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今年,是“十一五”最后一年,石市减排任务还很重,依据碧水蓝天2010行动计划,环保部门决定在世界环境日前夕,组织一次“环保亮剑”集中执法行动。
现场直击
排污企业24小时不停工
昨日下午3时许,石市环保局门前站好了整装待发的十支“环保亮剑”小分队,他们将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对污染企业进行大检查。
这十支“环保亮剑”小分队,分别赴正定县、长安区;鹿泉市、高新区;平山县、井陉县、矿区;藁城市、桥东区;无极县、深泽县;裕华区、栾城县;灵寿县、行唐县、新乐市;辛集市、晋州市;赵县、元氏县、高邑县;赞皇县、桥西区、新华区等地进行实地大检查。
记者昨随同“环保亮剑”小分队直击了这一“亮剑”行动,检查中发现,一些排污企业的排污情况处理得不错,而有些排污企业的污水处理则还不到位,亟待改善。
无极:
4万平方米深坑都是污水
昨日下午,记者随同第五路“环保亮剑”小分队到达无极县泗水村,发现泗水中学附近路口处,有一个4万平方米左右的大深坑。当环保执法人员下车走到深坑时,竟发现这个深不见底的大坑中,水全部是土黄色的。大深坑南侧,还连着一个小深坑。
在深坑处,由于面积大、污水混浊,执法人员很难看出“潜伏”在深坑中的排水口。记者看到,深坑附近除了这所学校和几个小厂房,全部是麦田。这么大面积的污水是从哪里流过来的呢?执法人员在用水瓶取样后,立即进行调查了解。
就在泗水初级中学路对面,有一家“石家庄金达明胶有限公司”,大深坑离这家厂子不足百米。于是,记者随同执法人员走进这家公司。越往里走地面上的污水越明显,污水的颜色是纯黄色,比大深坑中水的颜色还要深。几个工人正在熟练地剪着皮子,一股恶臭扑面而来。
当执法人员走到墙根处用水泥板压盖的排水地沟时,竟从水泥板处看到地沟中有水汩汩流淌着。流到哪儿了?带着疑问,沿水流再往前查时,水却神秘地突然不再流动了。执法人员走出这家公司,从这家公司墙外侧查看,发现在墙外还有一个神秘的排水沟,这里的水还在缓缓流淌。循着水声找源头,就在该公司墙根处。
“可见,这家公司的污水没有在公司内部进行排污处理,却进行了外排。”一位执法人员说。当执法人员再次走到该公司门口时,发现公司大门紧闭,工人们显得有些紧张。在门卫处,记者看到了工人们的考勤表,从考勤表得知,工人们正在全天候地工作,没有停工迹象。
执法人员当即给该公司工作人员下发了一张《现场监督检查记录单》,要求该公司负责人立即带齐相应证件到环保局接受再检查。
鹿泉:
工业废水露天储存
记者又随另一组执法人员来到鹿泉市铜冶镇北甘子村。在村东路边一座小院内,执法人员发现了两个盛着酱色不明液体的深坑。其中一个坑旁,停着一辆载重15吨的大型罐车,车身上印着一个醒目的“腐”字,并标有“危险品”的字样。
记者看到,两个深坑均为长方形,约有30米长、8米宽,呈南北向排列,坑内是一种半透明状的酱色液体;从坑的边沿处,可以看出坑底用塑料布做过简单的防渗处理;两个坑西侧不足两米处,是大片即将成熟的麦田。
经询问,这是一个工业废水的存储点。现场检测后显示,坑内液体的PH值为1,呈强酸性。现场工人称,其负责人不在,且不知去向,也无法出示任何环保手续。一位执法人员表示,该存储点存在严重污染隐患,他们将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系,进一步核实后对其进行取缔。
在铜冶镇李家庄村,环保执法人员又发现一家名为昌盛饲料厂的企业没有办理环评手续。执法人员依法对该企业进行了相关处理。
记者还随同执法人员来到石家庄君乐宝乐时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在该企业污水处理处的一个污水观察口,记者看到,里面流动的水有刺鼻的味道,而在该企业的总排污口,哗哗流出去的水看起来比较清亮,但检查人员看不到污水处理设施在运转。“我们的污水处理设施建在地下,都是地下走管。”该厂的工作人员解释说。对此,执法人员要求其尽快将污水处理设施平面图交到环保部门。
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此次“环保亮剑”行动中,将严厉查处违法排污企业,不仅“亮出剑”,更要“用好剑”,给违法者以极大震慑。同时,通过此次行动,让更多的市民和企业明白,遵守环保法律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截至记者发稿时,此次行动仍在进行中。
权威发布
26岁到45岁群众最关心居住环境
最担心的环境污染问题是生活垃圾、汽车噪音、生活废水
本报讯(记者 杨琨)昨日,记者从省环保厅、省环保联合会获悉,《2009年河北省公众环境意识调查分析报告》显示,26岁到45岁的河北人最关心居住环境。
《2009年河北省公众环境意识调查分析报告》于日前出炉,这是由河北省环保部门、民间环保NGO组织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衡水市、邯郸市、邢台市、唐山市、廊坊市、秦皇岛市、承德市八个设区城市共同组织开展的调查。调查覆盖全省人口4500多万,占全省人口的64.29%,主要为抽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环保政策法规、居住地环境、环保科技知识和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等四大类别共46类问题。调查对象涵盖农村、城镇和省会城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社会各群体。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周围的居住环境,公众表示很关心的占61.6%,就年龄段来看,26岁-45岁的青年群体最关心居住环境,占到本年龄段的75.3%,而25岁以下的年轻人则关心不够。调查中,对于目前居住地环境改善情况,满意的公众占20%,比较满意的占49%,不满意的占31%。
公众认为,居住地存在的环境污染最严重的问题有三大类,分别是:生活垃圾污染、汽车噪音污染、生活废水污染。其次是,工业废水、施工扬尘、电磁辐射污染和其它污染。
就目前居住地还需要改进的环境问题,公众普遍认为有四大类,分别是:空气质量、噪音污染、扬尘污染、城市环境规划设计。
对于“公众出行”这个多选题目,目前,公众选择骑自行车的占76.9%,步行的占63.2%,乘公交车的占59.3%,驾私家车出行的占13.3%。可见,大部分人都能选择绿色的出行方式。
在家庭装修中,为了身体健康,一定会用绿色环保材料的占55%;日常生活中,能坚持做到进行中水回收利用者占23%;能够正确处理废旧电池的占60.1%。公众在日常生活中一直重复使用塑料袋或纸袋的占42%。
就公众对未来环境状况而言,充满信心的占55%,有信心的占41%。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 |
当前平均分:-0.46 (105次打分) | |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 |
当前平均分:-0.25 (99次打分) |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