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接力”抚平孩子心灵创伤
“哥哥、姐姐,见到你们我特别开心!”在石家庄市少保中心门口,8岁的小女孩露露左手拉住女大学生孙雪、右手拉住男生王晶的手高兴得合不拢小嘴。此时,少保中心的30多名孩子齐刷刷地在门口列队,欢迎来看望他们的十几名来自石家庄铁道大学外语系的大哥哥、大姐姐们。
自8年前石家庄市少保中心成立之初,石家庄铁道大学外语系就来这里开展志愿活动。近3年来,他们保证每周都来,一直给予少保中心孩子们贴心关爱,一点一滴给这群有特殊经历的孩子们心中播撒爱心。
一面是阳光热情的大学生,一面是眼神游离而复杂、少言寡语6至14岁少年儿童,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花季儿童的身世和遭遇,给这些大学生志愿者们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
“我们要让孩子们尽快摆脱心灵所受的伤害,使他们回归纯真无邪的精神世界。”2002年,外语系志愿者们在石家庄市少保中心感受到这一幕后,专门组织了一场帮助特殊儿童群体的讨论活动。从那以后,大家决心用实际行动帮助这些可爱的孩子。“爱心接力”从此在外语系06、07、08、09级学生中传递着。虽然要付出很大耐心与精力,但外语系的志愿者们把这项活动越搞越红火。2008年年底,“石家庄铁道学院外语系义务教育基地”正式在石家庄市少保中心挂牌。
“仅有爱心是不够的,这些有特殊经历的孩子往往性格多变,心灵深处有许多阴霾需要擦去。”少保中心的老师赞叹地说,“应该说,为孩子们能健康成长,这些大学生志愿者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08级女大学生董丽荣,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到少保中心为孩子们上课的情景。坐在课桌旁边的赵智宽,趴在桌上头也不抬,问他依然不说话,试图和他沟通,仍然拒绝回答。
看着这个大眼睛的孩子,董丽荣的眼睛湿润了。她决心要给他更多的关心,让他体会到爱的温暖。有一次她发现赵智宽手有些冻伤,她就手把手给他洗手,并把护手霜送给他,叮嘱他洗完后,在手上擦一擦。每次去都要看一看他手冻没冻伤。
董丽荣和周围人的关心和帮助,使赵智宽变得开朗起来。赵智宽还向董丽荣姐姐要了QQ号,表示以后要多多联系。大学生们经常来少保中心教他读书,使赵智宽脸上露出了少有的微笑,每次分别都要轻轻说一声“谢谢”,然后和志愿者们挥手告别。
而09级学生陈建新自接触孩子们以后,就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专门从旧书摊,自费选购图书,送到孩子们的手中,看到孩子们竞相传阅,自此以后,购置孩子们喜爱的故事、连环画成了他业余生活必不可少的科目。
针对孩子们的特殊情况,志愿者们除发挥英语专长,教他们学习英语知识外,还特别开设了思想道德、心理卫生等课程,帮助他们矫正一些不良行为习惯。
“A、B、C、D、E、F、G……”热情欢快的英文歌表达着孩子们的心情。大学生志愿者09级学生王依然、赵元哲等也随着音乐的节拍鼓掌,与孩子们欢快地共唱,而志愿者精心挑选的图书、文具,又让孩子们兴奋了一阵。
看着孩子们快乐的神情, 石家庄铁道大学外语系老师由衷地高兴:“我们系开展的帮扶少保中心孩子的活动到现在已经持续8年了,这个活动就是以弘扬志愿精神,传递爱心为宗旨,到现在全系所有的学生人人志愿参与其中。大家能为孩子们做点实事感到充实与高兴。今天来的17名志愿者,其中5名还是高年级自己强烈要求来的,这项活动,正在大学生中逐年升温。”
大学生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活动的同时,还积极向社会呼吁,希望各界共伸援手,合力扫清孩子心灵上的阴霾,带他们走出困境,重新拥抱精彩生活。据少保中心常务副主任赵兴中介绍:“在志愿者的帮助和呼吁下,经常有热心人士资助孩子,给联系学校,最近又有孩子顺利读上了初中,有的孩子还学会了一技之长,并且有了工作。”
大学生志愿者们说:“我们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我们愿做爱的传递者。相信,爱就像滚雪球,我们愿将她越滚越大,持续传递,相信孩子们将来也会将这份爱在社会上传递、发扬。”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 |
当前平均分:-0.2 (84次打分) | |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 |
当前平均分:0.49 (69次打分) |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