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激发创业活力 释放内生动力——永新促进非公经济跨越发展纪实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李高群、眭朝干
热度96票  浏览2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6年5月08日 19:38

□李高群、眭朝干

新经济培育成效明显,4家总部经济落户新动能孵化园,14家企业在江西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发展家庭农场42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724个,新增“三品一标”产品9个。

永新县三湾改编红色景区游人如织,暑期日均参观量近3000人次,游客在这里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

近年来,永新县非公经济发展领导小组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工业经济、工业园区为主抓手,促进三产融合,努力推动非公经济跨越式发展。该县通过念好“引、联、帮”三字经,打好“感情牌”,架起“连心桥”,当好“娘家人”,使非公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

去年,该县新增非公规模工业企业19家,工业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8.5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循环经济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开工建设;建设旅游扶贫示范点5个,全年接待游客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2.7%和21.1%。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9.8∶43.2∶2.37,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6个百分点。全县非公经济总量增长、规模扩大、结构优化、产业化和集群化效益明显,成为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增收富民的重要支撑。

打好“感情牌”:激励创业热情,做大非公经济总量

为做大非公经济总量,永新非公经济领导小组依托产业优势,优化创业激励政策,充分激发各类主体的创业活力。该县鼓励民营企业领衔创业、在外能人回乡创业、村组干部带头创业、广大农民积极创业、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壮大全民创业主体,掀起全民创业高潮。

永新县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为吸引在外能人回乡创业,该县在茅坪兴建了返乡创业园。围绕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雁归经济”的目标,永新县委统战部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基础上,采取“领导牵头、情感拉动、政策支持、服务配套”的方法,利用乡情、友情、亲情,打好“感情牌”,积极鼓励本县在外人员回乡办企业。近年来,招引了翔龙皮具、鑫力华数码公司等10多家企业扎根家乡。铜制品生产基地、皮制品加工基地也吸引永新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办企业。这些非公企业壮大了园区经济体量,发挥了龙头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为全民创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既要做大经济总量,更要提升发展质量。博硕电子投入1500万元升级技术并新增9条apple生产线,产品自动成型;欣萌妍卫浴、金威达五金采用自动化设备效率倍增;永明木业换上了自动化设备并配备吸尘机器人,工作效率、环境以及产品品质得到提升;肯特化学技改后,研发并新增四乙基氯化铵等22种新产品,正申报市级工程技术中心。

架起“连心桥”:扫清前行障碍,增强非公经济动力为进一步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永新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力推进“放管服”“营改增”等改革。该县公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权责清单,完成“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国务院六项减税等政策。通过简政放权,为市场增活力、为发展添动力,让非公企业享受到改革的“红利”。

对于广大非公企业来说,“放管服”“营改增”、简政放权等在基层的落实情况如何?有没有彻底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绊”、为市场“腾位”?

围绕这些问题,永新县委统战部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扎实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主题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架起“连心桥”,听取企业对“放管服”等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一系列有分量、有质量的调研报告供县委、县政府参考。

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该县全面梳理行政审批事项,精简243项,保留365项,下放乡镇3项;出台《县工业开发区行政审批和管理权限的方案》,19个县直部门向县工业园下放或委托行政审批事项34项、公共服务事项26项。这些举措最大程度为企业松绑减负、清障搭台,“放”的效果逐步显现、“管”的制度不断健全,“服”的水平持续提升。一大批非公企业轻装上阵,市场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2017年,全县新登记市场主体2483家,个体升企业12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0家,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1%;高新技术企业占规模以上企业比重达16%;电商产业发展迅速,线上交易额突破5亿元,被列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当好“娘家人”:破解发展瓶颈,释放非公经济活力为进一步破解资金、劳动力、土地等制约非公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要素难题,永新非公经济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难点,大力推进改革,持续释放发展活力。

“一增一减”破解资金难题。实施投融资制度改革,加强银企合作,强化财园信贷通、助保贷、还贷周转金等融资平台作用;探索设立15亿元产业发展基金、引导基金和产业技改智能制造扶持资金;向上争取项目资金2.1亿元,全年民生资金投入27.7亿元;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企业发展创造空间;“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全面落实国务院六项减税等政策,2017年累计为企业减负3亿元,2018年上半年为企业减负1.02亿元。

四项措施破解劳动力难题。一是科技“减”人。欣萌妍卫浴、金威达五金采用自动化设备效率倍增;永明木业换上自动化设备并配备吸尘机器人,工作效率、环境以及产品品质得到提升。二是健全制度协助招人。持续开展招工“春风行动”,新增城镇就业4998人,转移农村劳动力8000多人,协助企业招工3000多人。三是搞好服务留人。在园区内规划设计综合服务区,建设廉租房和公租房,兴建休闲广场,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入学等问题,提升农民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宿感。四是大力发展“家门口”产业,村民可以不出村实现就业。永新县恒龙农林开发有限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方式推动有机白茶种植面积达到2000余亩,2017年就地解决灵活就业4万多人次,发放农民工工资总额达486万余元。

土地是项目落地的关键。该县探索“先租后建”新机制,创新土地开发模式,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4.3万亩,在项目实施前即落实耕作主体,确保后期生态经济效益,避免新增耕地撂荒;乡镇一级设土地流转服务站,县设土地流转中心,将土地向农业产业化倾斜,2017年流转耕地6.5万亩。强化项目用地保障,统筹调配项目建设用地和林地指标,将有限的建设用地指标用在刀刃上。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从一产到二产,从工业、农业到现代服务业,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引导下,一大批非公企业正挑起永新经济发展的大梁,成为稳定经济的重要基础、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顶:5 踩:5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37 (30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46 (28次打分)
【已经有28人表态】
4票
感动 感动
4票
路过 路过
4票
高兴 高兴
4票
难过 难过
4票
搞笑 搞笑
2票
愤怒 愤怒
3票
无聊 无聊
3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永新县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74名
  • 下一篇:2018中国接力公开赛暨‘亚运城’天赋田径挑战赛传来喜讯 吉安小伙史盼华李严靖荣获亚军 为永新县禾川中学学生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