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小蚕闹出大产业 永新县石桥镇长溪村小蚕共育促脱贫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吉安晚报   发布者:一笠风雨任平生
热度116票  浏览2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6年5月08日 19:38

“小蚕共育技术真是好!我种了3亩桑,小蚕共育前,年收入只有6000元左右,小蚕共育后,去年我养蚕收入将近2万元。今年5批蚕我就卖了1万多元呢!”日前,永新县石桥镇长溪村夏塘组红卡贫困户罗海林刚售完第五批蚕茧,收到款后,他喜滋滋地向身边群众分享他的喜悦。罗海林一家6口,通过参加蚕桑产业合作社,共享小蚕共育技术,一年下来增收近1.5万元。

2013年前,罗海林的妻子被查出乳腺癌,而他本人又患有严重肺结核,为了治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借了1万多元外债。儿子儿媳为了照顾他俩,也只能就近找工作,工资不高。

2014年,他和妻子的病逐步好转,他重新开始之前中断的种桑养蚕,并加入产业合作社,享受小蚕共育技术带来的好处,两年下来就还清了债务,2015年顺利脱贫。如今,年近70的他,仅种桑养蚕年收入2万元。今年,可能增加到3万元。

像罗海林这样的蚕农,在长溪村还有很多。今年69岁的刘头发,也是红卡贫困户,全家6口,因本人患喉癌,妻子谢红媛患腰椎增生而致贫。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养蚕。加入合作社后,他扩大养蚕规模,种植桑园达到3.5亩,2017年顺利脱贫。

长溪村辖7个自然村、11个村小组,502户2168人,是当地一个种桑养蚕专业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行情好,蚕农受益多。后来受市场冲击,蚕桑产业严重滑坡,导致村民贫困现象严重,被列入“十三五”规划扶持贫困村。2014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5户174人,其中黄卡26户101人、红卡15户67人、蓝卡4户6人。为了让这个传统产业重焕生机,近年来,石桥镇在巩固老桑园的同时,发展新桑园,以“基地+合作社+农户+技术服务+销售”的形式,创办蚕桑产业合作社,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社长,推行小蚕共育技术,由合作社统一将蚕种孵化出小蚕,并饲养到3龄蚕后再分发给蚕农饲养,提高小蚕饲养的成活率。参加合作社的村民,有能力养蚕的就享受共育技术以及利润分红,无能力养蚕的,可通过以桑园或产业发展基金入股的形式参与分红。合作社除小蚕共育外,还饲养大蚕,有能力但无条件养蚕的,也可养蚕领取劳务工资。通过全面建立养前、养中、养后全过程跟踪服务,提高养蚕产量和质量,缩短农户养蚕周期率。通过全面推行小蚕共育技术,不少贫困户获得了看得见的实惠。

目前,该村桑园面积达到1200余亩,养蚕农户225户。45户贫困户全部加入产业合作社,均享受到小蚕共育带来的好处,依靠产业脱贫达到86.8%。全村年养蚕收入达250万元,并带动了周边村组的蚕桑发展。全镇蚕桑面积达2100多亩,养蚕农户310余户,蚕桑产业已成为该镇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特约通讯员龙抗病/文

顶:6 踩:5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44 (34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1.6 (35次打分)
【已经有36人表态】
6票
感动 感动
4票
路过 路过
6票
高兴 高兴
4票
难过 难过
6票
搞笑 搞笑
5票
愤怒 愤怒
2票
无聊 无聊
3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2018中国接力公开赛暨‘亚运城’天赋田径挑战赛传来喜讯 吉安小伙史盼华李严靖荣获亚军 为永新县禾川中学学生
  • 下一篇:扎实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 李镇发到万安永新调研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