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砥砺奋进悄然提速 永新加快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中国江西网   发布者:龙艳红 周智玮

龙艳红 周智玮 记者 李歆

2017年,永新县减贫2197户8250人,退出贫困村63个,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1%。

脱贫近在眼前,但“摘帽”却不是终结。眼下,永新已悄然提速,蓄势出发乡村振兴“下一程”。

推行农旅融合,让农村更有看头;注重产销一体,让农业更有奔头;开启“抱团作战”模式,让农民更有干头。砥砺奋进、铿锵前行的永新人,正在将脱贫攻坚的累累硕果,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全新动力。

推行农旅融合,让农村有看头

古风古韵的特色老宅、干净敞亮的文化广场、灰墙黛瓦的民居民宿映着大片金黄的油菜花……春风送暖之际,永新县高市乡洲塘村迎来了一批批游客。该县积极探索脱贫新路径,按照“文创+旅游+脱贫”的思路,将贫困村洲塘村打造成一个集书画展示、创作、培训、体验、交易为一体的书画村。

深厚的人文底蕴给了永新人自信。近年来,该县稳步实施“全域旅游、全景永新”战略,结合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精心打造了安茅线、永宁线美丽乡村示范带,高桥楼白堡古渡、莲洲溶溪等一批乡村旅游景点,并成功对接央企实施了旅游PPP项目开发,为旅游经济发展再添活力。2017年,该县全年接待游客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2.7%和21.1%。

农旅结合架构下,传统种植业正在成为旅游元素。才丰乡联合草莓、龙田乡西江千亩白莲、象形乡高田中药材等一批扶贫产业基地打造出的采摘、民宿、亲子活动等“产品”,已成为群众就业增收新渠道。贫困村龙源口村在“龙源口大捷桥”等原有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出新景点“桃花谷”,仅20户人家就开办了4家农家乐,户均年增收近2万元。

注重产销一体,让农业有奔头

发展产业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拥有“中国绿色名县”“全国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等绿色招牌的永新,因势利导开出了一张实际的“药方”: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注重产销一体,让农业有奔头。

该县因地制宜,按照“高山植楠、缓坡栽柚、田间种菜、河滩育桑”的空间布局,落实“产业扶贫信贷通”政策,发展现代农业“四个千万工程”富民产业。并依托万尚会、禾沐田园等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四统一分”模式(统一育供幼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配方肥料、统一保护价收购、分户规划种植),辐射带动村民参与产业发展。目前,全县发展楠木、蜜柚、蔬菜、蚕桑等绿色产业25.6万亩,带动2.2万户农民受益,实现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同时,该县注重激活“产销一体”产业链,运用“产业+”“电商+”拓展销售渠道,构建“企业+合作社+电商+贫困户”服务体系,推动农村电商站点全覆盖,实现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目前,全县建设乡村电商服务站点139个,实现23个乡镇全覆盖,辐射238个村。

开启“抱团作战”模式,让农民有干头

“乡政府和帮扶单位出了租金、种子肥料,基地提供技术指导,去年光卖瓜就赚了1.3万多元。”永新县在中乡在中村脱贫户史小六高兴地介绍。去年把自家承包地流转给企业后,史小六在政府的帮扶下尝试“反租倒包”种了两个大棚。今年,已经脱贫的史小六当上了葡萄基地的负责人,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干劲更是十足。

为了帮助农民规避风险,该县力改“单打独斗”为“抱团作战”经营模式,他们创新推行以党建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四群联创”基层发展和治理模式,鼓励村“两委”干部创办产业合作社,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和设施农业基地为平台,按照“支部引领、干部入股、全民参与”的方式,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反租倒包、股权分红等形式,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目前,全县建立合作社724个,安排贫困户入股产业发展资金5902.5万元。

顶:3 踩:4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67 (21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15 (20次打分)
【已经有26人表态】
6票
感动 感动
5票
路过 路过
4票
高兴 高兴
4票
难过 难过
3票
搞笑 搞笑
1票
愤怒 愤怒
1票
无聊 无聊
2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永新确保汛期电力安全
  • 下一篇:为美丽城乡加分——永新城管局力破难题优化城乡人居环境纪实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