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永新“不退休”老党员尹圣庆用小事书写大爱情怀

热度69票  浏览2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6年5月08日 19:38

原标题:年逾八旬 坚持捐赠50余年——永新“不退休”老党员尹圣庆用小事书写大爱情怀

共产党员,在旁人看来,可能只是一种身份。但对尹圣庆这个已88岁的老人而言,这是一种骄傲,更是一种责任。“当兵会退伍,因为年龄到了。当工人,也是要退休。但,共产党员是不会退休的”,近日,记者镜头中的尹圣庆对党组织充满了感恩与敬畏,“因为我是名共产党员,每时每刻都要想到我的义务。在我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做这些小事,都是应该的”。一听说哪里地震了,他马上就捐款捐物。村里修路缺钱了,他立刻拿出了1万元积蓄……50多年的时间里,老人就是用这些“小事”,书写了一个老党员的大爱情怀。

尹圣庆正在看报

■首席记者贺晓梅 文/图

小事不算小 50余年坚持捐款捐物

尹圣庆的家,在永新县里田镇。见到老人时,他正和老伴刘桂兰在自家的菜园里摘菜。老两口一日三餐,粗茶淡饭,很少上街买鱼买肉。平日里,他们还要劈柴生火做饭,生活十分简朴。家中,也没什么像样的家具,几样破旧家具还是老人退休时带回来的。可就是这样一位朴素节省的老人,却在每次捐款时都不曾犹豫和吝啬,在当地被称为“活雷锋”。

据了解,尹圣庆1952年参军,次年入党。1963年,“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一发出,当时还在部队的尹圣庆便深受鼓舞。从那时起,被雷锋事迹所感动的他,开始学雷锋做好事。“那个时候,我每个月的工资基本都花在了做好事、捐款上”,记忆之门在此刻被打开,尹圣庆说,因为做好事多了,他也先后被部队表彰为“学雷锋标兵”“五好战士”。上世纪六十年代,尹圣庆从新疆边防武警总队转业回到永新,直到1986年退休,老人做好事的步伐从未停止过。

2014年8月,云南鲁甸发生地震,他立马从银行取出1万元存款,乘车到县委组织部,以交特殊党费的名义向灾区人民献爱心。此外,尹圣庆在唐山大地震、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中都向灾区捐过款,特别是向唐山大地震灾区捐献过2个月的工资和1个月的差旅费。去年,为了改善村里的交通环境,方便村民出行,老人将1万元积蓄交到村干部手中,并动员村民们一起捐款修建进村的水泥路。如今,这条进村小路已从原来的黄泥路变成了水泥路。

全家总动员 “我们都要向老爷子学习”

人们常说,做一件好事容易,难在做一辈子好事。这样的坚持,对尹圣庆来说,并没有多大的难度。但捐款捐物长达50余年,老人的行为从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家人的理解。“我们过去的生活多苦啊,革命前辈把命都搭上了。我们现在什么都好了,有吃有穿,口袋里有钱,为什么不捐?”在老人的劝说下,如今全家人都热心于公益事业。“他一贯是这样,我支持他,没事”,这么多年过来,老伴刘桂兰说自己早已习惯了,“现在全家人的态度都一样,要像老爷子学习”。

人生,因信仰而幸福。尹圣庆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永葆党性本色,要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老人说他一定要将捐款行善做到生命的终点,“作为共产党员,应该这样做。临走时,我会嘱咐我的二儿子,交最后一次党费,一百年的党费”。

顶:3 踩:4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3 (27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5 (16次打分)
【已经有19人表态】
3票
感动 感动
1票
路过 路过
2票
高兴 高兴
1票
难过 难过
6票
搞笑 搞笑
3票
愤怒 愤怒
2票
无聊 无聊
1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800辆公共自行车将亮相永新街头 18日起正式运营
  • 下一篇:村民自编“打油诗” 感谢政府扶贫政策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