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老将军的“三湾”情———记永新籍少将何继明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中国吉安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邓勇伟、
热度56票  浏览2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6年5月08日 19:38

□本报记者邓勇伟、实习生邓宇轩

“2016年初,习近平总书记重上井冈山,谆谆教导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日前,在三湾枫树坪下的“将军讲堂”里,一堂由73岁少将何继明讲授的特殊党课正在进行中。

从2006年至今,何继明十一年如一日,义务在三湾、南昌、井冈山等地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宣讲“三湾改编”精神,每年讲课达到180多场,迄今听众累计达到3万多人次,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和赞誉,并上榜“中国好人”。

“听课后,置身这里的现实场景,深刻地认识到‘三湾改编’是中国革命道路取得胜利的一个必然。站在时代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传承弘扬好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不忘初心、奋勇前进!”来自青海省政府办公厅机关党委的干部吴月莉激动地说。

何继明,永新县三湾乡人,中共党员,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原副校长、井冈红军人物研究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西干部学院特聘教师、永新县中共党史学会顾问。2006年,回乡后的他为宣扬“三湾改编”精神便在三湾乡设立了“将军讲堂”。“讲堂”起初没有固定场所,不是在枫树坪下讲,就是在党员服务中心讲,哪里有人听,就去哪里讲。去年,在永新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何继明将过去三湾乡粮食仓库改造成可以同时容纳200人的粮仓大讲堂,同时还添置了投影仪、音响话筒等设备,“将军讲堂”也正式成型。

为深入挖掘“三湾改编”的精神内涵,何继明重走红军路,咨询专家教授,寻访当年老红军,并认真地阅读党史、军史、毛泽东传、老红军回忆录等,扩充自身理论体系,以期更翔实、更生动地讲述这段历史。此外,他还扎实细致地为“将军讲堂”编写了一套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参考资料,撰写了数篇有关“三湾改编”精神的研究报告,分别被中央党史研究协会和军事杂志采纳并刊登。

何继明,一位军人,五十余载军旅生涯,以保家卫国为己任;父亲李立,一位老红军,三湾改编光辉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一家两代军人对“三湾改编”有着特殊的情愫。父亲李立用自己的积蓄和稿费捐赠了一座毛主席的铜像置于三湾枫树坪下,儿子何继明也用自己的生活费捐赠了一座毛主席站像在三湾乡党员服务中心一楼大厅内,这是三湾乡现有的两尊毛主席像。

何继明眷念着这片土地,因为这里不仅有着对先辈的记忆,更有先辈对后世的期望。当年毛委员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初到三湾时,父亲就是在这里聆听了毛委员的讲话,燃起了革命的火种,投身到如火如荼的革命事业中去。“父亲的愿望就是希望下一代可以铭记革命历史,胜利果实来之不易,而我就是要以传承三湾改编精神为己任。”何继明饱含深情地说。

近些年,何继明为宣讲“三湾改编”精神仍然在不断忙碌奔走,甚至在中小学课堂也少不了他的身影。红色基因要代代相传,要从娃娃抓起,这是何继明矢志不渝的心愿与坚守。年逾古稀的何继明坚毅地说:“只要我身体承受得住,我便会坚持把‘将军讲堂’办下去。”

顶:4 踩:4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07 (15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3 (13次打分)
【已经有20人表态】
4票
感动 感动
3票
路过 路过
3票
高兴 高兴
4票
难过 难过
2票
搞笑 搞笑
2票
愤怒 愤怒
1票
无聊 无聊
1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纪念“三个90周年”】78户村民的爱心接力
  • 下一篇:1200余“活雷锋”的强大堡垒——记先进基层党组织永新县志愿者协会党支部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