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永新:“老蚕桑”焕发新活力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中国吉安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编者按:

原标题:“老蚕桑”焕发新活力

编者按:

为积极适应新形势下的媒体传播规律,配合江西省第一届“短小微”作品创作暨年度十佳作品评选活动,本报从今日起推出“‘短小微’新闻竞赛”专栏,旨在讲好吉安故事、传播吉安声音、树立吉安好形象、扩大吉安影响力、提升吉安美誉度,打造独具特色的宣传品牌。稿件要求:真实准确、正能量、接地气,体裁不限、内容不限,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字数在500字左右。欢迎大家踊跃来稿。

□李育、本报记者蒋阿平

土地有租金,务工有工资,每年还有产业分红。今年,永新县沙市镇塘边村的红卡户徐亮先怎么也没想到,自家不养蚕、不种桑,却能从蚕桑产业受益。

蚕桑产业,是永新的传统产业。徐亮先记得,父亲在世时,家里就养过蚕、种过桑,添叶、上簇、取茧,样样都得靠双手,劳动量不小,效益却不高。

立足本地蚕桑产业基础,瞄准蚕桑产业发展方向,沙市镇积极招引能人返乡创业,成立新裕新种养专业合作社,流转了徐亮先家及其周边的土地,建立起高标准连片桑园600亩,发展“工厂化”现代养蚕模式。

养蚕,实行自动上叶、自动上簇、自动取茧;种桑,主栽优质桑苗,套栽生态观光果桑……全新的生产模式,令徐亮先大开眼界。他和村里其他14户贫困户一起,“打捆”产业资金6.5万元入股蚕桑产业,每年至少可分红5000元。

“土地每亩租金110元,进基地务工每天收入140元,每年还有产业分红……”盘算着新蚕桑产业带来的实惠,徐亮先不禁感慨,“有这样好的产业带动,我们脱贫有底气!”

顶:2 踩:7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84 (25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9 (17次打分)
【已经有23人表态】
4票
感动 感动
4票
路过 路过
5票
高兴 高兴
1票
难过 难过
1票
搞笑 搞笑
4票
愤怒 愤怒
2票
无聊 无聊
2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永新倾力打造农村留守老人幸福驿站
  • 下一篇:这个男孩不一般 记永新在中中学学生金小磊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