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黄岗村的美丽蜕变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中国吉安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龙艳红、周智玮
热度125票  浏览2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6年5月08日 19:38

□龙艳红、周智玮

日前,笔者来到永新县龙门镇黄岗村。走进村里,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各类小商店井然有序,穿村而过的小河水清秀美。

“以前,河道中都是黄岗村的垃圾,卫生环境脏乱差。”该镇宣传委员刘兵益介绍。“现在,黄岗村可是大变样,从早到晚干净整洁,时时刻刻处在‘迎检’状态。”谈起黄岗村的变化,该镇镇长颇感自豪。

黄岗村辖11个村小组,821户,地域广,人口多,还有一条老街贯穿全村,农村清洁工作开展难度相当大。在2014年龙门镇率先启动试点先行工作中,黄岗村以失败而告终。如何在清洁工程中制胜?该镇抓住“钱从哪里来,事由谁来做,如何来维持”关键问题,逐一解决,经过一年的努力,黄岗村从政府引导到群众自治,从被动整治到主动宣传,完成了一场美丽的蜕变。

钱从哪里来?黄岗村通过向上争取、政府筹措、群众集资等方式落实经费,保证有钱办事。镇政府每年在转移支付中追加1万元,群众按常年居住、过年居住两个层次,每年每户分别缴纳80元、40元保洁费,每家每户发放1个特制黄岗村户用垃圾小桶,沿路摆放垃圾大桶。目前,黄岗村已购置108个垃圾大桶,特制发放800个小桶。家住河边的77岁老人江丹凤,一边往大桶里倒垃圾,一边对笔者说:“村里的保洁员很积极,我们只要把垃圾倒进大桶,他们天天不到8点就把大桶里的垃圾运走了。”由小桶倒进大桶,大桶运往垃圾池,黄岗村已然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的垃圾处理模式。

事由谁来做?“村民爱面子,都不愿干扫地的工作,开始村委也很苦恼。”村主任陈页仔介绍,“后来,我们想到了一个办法,由村干部带头打扫公共场所卫生,村民再清扫自家门前也就理所当然了。”黄岗村充分发挥村、组干部的率先示范作用,划分“包干区”,实行书记包村、主任(会计)包片、村小组长包组、村民包户制,聘请保洁员和清运工各1人,明确分工,明晰责任,做到“有人管事、有人办事”。同时,每周交叉检查一次,每月自主评比一次,考核评比结果实时在村支部宣传栏公示通报,奖惩分明,村民参与的自觉性提高了。

如何来维持?在黄岗村,“清洁工程人人参与、美好环境家家受益”“好卫生、好环境好健康、好生活”等通俗易懂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与垃圾治理知识相关的“三字经”“四字歌”被村民们交口传诵,“小手拉大手”活动在小学生中深入开展……男女老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清洁文明,从源头上控制垃圾的产生。垃圾没了,环境美了,黄岗村在群众自治、主动宣传中彻底改变了。

顶:6 踩:6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06 (35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7 (37次打分)
【已经有41人表态】
6票
感动 感动
5票
路过 路过
6票
高兴 高兴
6票
难过 难过
5票
搞笑 搞笑
3票
愤怒 愤怒
6票
无聊 无聊
4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永新:众村民接力营救落水小学女生 当地党委政府对此英勇善举予以褒奖
  • 下一篇:永新林业产业扶贫助农增收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