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 ——永新石桥镇创新党建品牌记事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中国吉安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本报记者陈斌、刘斌
热度50票  浏览1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6年5月08日 19:38

□本报记者陈斌、刘斌

党建兴不兴,立点在创新。近年来,永新县石桥镇按照市委“三进三解三促”和县委“党政经”三位一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战略部署,以创建“党建带民生促发展”的党建总品牌为统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努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十户连心”“大喇叭”工程等村镇党建子品牌,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走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加强农村治理、全面服务党员群众的新路子。

“群众愿不愿跟党支部走、听不听党支部的话,关键在于党支部有没有凝聚力,说到底还是党支部对群众的组织化程度的问题。”在镇党委书记谭子沛看来,党建就是和谐工程、民生工程、发展工程,深化全镇党建创新,既要有从严从实的决心,又要有滴水穿石、抓常抓长的耐心,更要有着眼长远、改革创新的信心。

抓特色党建,阵地建设是基础

在贯彻“党政经”三位一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该镇创新性搭建了一个“网格化”的群众服务机制,全面提升了农民组织化程度。

走到石桥镇每个村组,党建网格化地图都张贴在显眼位置,党建+治安防控、党建+扶贫攻坚、党建+阳光村务等分工明确、责任明晰。为增强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该镇积极探索“十户连心”工作机制,依托移动信息化平台,将20户以内的移动手机用户组成一个“连心群组”,每组由一名模范党员任连心员。连心组内任何一成员,遇到盗窃、抢劫等突发性治安问题,只需拨打“955”,发出语音求救信息,连心员就可在第一时间内带领组内群众赶赴现场救援,起到“一呼九应”的效果,做到治安群防群治。同时,为解决“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该镇别出心裁,重拾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喇叭”,投资20余万元在全镇16个行政村安装了多个智能信息化“大喇叭”,用于农村发布党的方针政策、村务通知、乡规民约、灾情预报、群防群治等。此外,针对党建监督问题,该镇推出“11110”内容:为民办事“一张卡”,履行职责“一本书”,责任传导“一清单”,纪律巡查“一批人”,纪律审查“零容忍”详细清单;16个村都配置了纪检监察员,形成了全镇上下抓党风廉政建设的强大合力,并成为全县纪检工作示范点之一。

抓民心党建,服务民生是根本

安居工程投入资金310多万元、单身公寓投入资金56万元、自来水工程投入600余万元及公路建设投入1000多万元……这一串串的数据,是石桥镇近年交出的一份份“民生答卷”。

行进在水泥硬化的白鹭村农民安居工程道路上,沿途新建的一排排庐陵风格的住宅楼格外引人注目。针对农村单身汉越来越多的情况,该镇投入资金56万元建造了14套单身公寓,农村单身汉可免费入住,所有费用由政府买单。为了实现自来水、公交车和安居工程“三大民生”全覆盖,几年来,该镇共投入民生方面的资金2000多万元。目前,全镇16个村有8个村启动了千吨万人自来水安装工作,村通公交车率达90%,配套引农上坡、“空心村”改造的农民安居工程11个。

民心党建,政府除了在民生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建设外,农民的精神生活也不能落下。该镇投入百万余元建成了4个留守老人关爱中心、3个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成立了16支留守妇女文艺队,形成了“留守老人老有所养、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留守妇女心有所安”的幸福场景。

抓产业党建,助民致富是目标

群众要致富,关键看支部。石桥镇党委把发展“产业兴村计划”作为推进党建富民强村的重要抓手,切实开展“干部学用技术”活动,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或资源优势,把发展产业作为“连心工程”的重要载体,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农业的服务力。

该镇实行“一镇连五村、五村带全镇”的产业模式,以镇域经济为核心,根据各村的区位优势或资源优势,五村联动各发展一种以上特色产业,采取“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基地”的模式,积极培育专业大户。2014年以来,白鹭村党支部把鱼塘改造、鱼苗繁殖技术创新作为“连心工程”的重要载体,3年时间改造了鱼塘200亩,亩鱼苗养殖收入由传统的2500元增加到5500元,年实现总收入300万元,真正把鱼苗产业打造成该村的“产业兴村工程”。

精准扶贫,不漏一人。在石桥,镇政府为每个贫困户都建立了一本《贫困户信息手册》,好比就医时的门诊手册,每家每户是什么“病情”,何人何时采取何种措施“诊疗”等都详细地记录在册,不但便于政府实时跟踪贫困户信息,还使得政府工作有连续性。在精准分析贫困原因、对症下药的同时,该镇还创造性增加了一项精神扶贫工作,针对人为致贫的现象,强化政策引导与自强不息的教育。近年来,该镇通过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送到脱贫攻坚前线,有力推动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联结产业农户近1500户,实现了党建与社会发展“双赢”。

顶:3 踩:3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5 (12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1 (13次打分)
【已经有19人表态】
2票
感动 感动
4票
路过 路过
3票
高兴 高兴
5票
难过 难过
1票
搞笑 搞笑
2票
愤怒 愤怒
1票
无聊 无聊
1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孝行勾勒人生不凡 ——记永新孝老模范陈小莲
  • 下一篇:永新全力打造旅游中心城市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