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一个城市边缘村的美丽“嬗变” ——吉州区白塘街道年丰村发展纪实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吉安晚报新闻
热度182票  浏览4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9年5月25日 12:06

□欧阳小文

吉州区白塘街道年丰村委会地处市中心城区,辖区范围为井冈山大道以西、阳明西路以东、吉福路以北、君华大道以东,共有8个村小组、370户1131人,其中正式党员40名,预备党员1名。该村在村级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作用,接续发力,不断创新,去年,该村村级集体总资产为7400万元,年纯收入300万元,年丰村也被称为吉安的“华西村”。

由于地处中心城区,年丰村是该区最先享受城市发展红利的几个近郊村之一。从上世纪60年代,年丰村就开始了“征地拆迁”,40多年来,该村先后征地4000余亩、拆迁房屋约18万平方米。在发展的大潮中,该村党支部一直主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依托城市资源,积极谋划村级经济发展路径。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带领村民改变单一的蔬菜种植,因地制宜,先后办起了线材厂、榨油厂、酱油厂、砖瓦厂、锯板厂、良种厂、服装厂、化工厂等企业,在1987年就实现产值130万元,纯收入14万元。市场发展瞬息万变,该村党支部主动顺应发展、调整方向,利用区位优势,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把发展方向调整为固定资产投资,先后建设了华丰大厦、锦江之星宾馆,近年来更是引进企业合作,盘活村级发展预留用地,用活闲置资金购置资产,在区工业园购买12亩地建设标准厂房,还在四方圆建材广场、国隆花园等处购买了门面和商业用房等,村级固定资产不断壮大,村民也成了年年享受分红的股东。

村民的腰包鼓了,精神上同样也要富足。从上世纪60年代起,年丰村两委就注重农村文化建设,引导农民既保留淳朴尚德的优良传统,又转变生活习惯、提升文明素养。该村建起了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村民们有空就在这里看书下棋、唱歌跳舞,其乐融融。该村还积极融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整治环境、打扫卫生,倡导文明新风,有20多人被评为新乡贤、2人被评为全区“模范市民”。该村正在计划建设一座城郊农家史馆,在里面展出村庄的渊源、变迁和村中先贤名人的故事等,建成后,村民们可以在这里追溯历史、寄托乡愁。

一直以来,年丰村都坚持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结余返还村民,让大家共享发展成果。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该村就率先推行“四免”“七补”村民福利政策。随着社会的发展,村民福利的形式和内容有所改变,可是公平共享的初衷没有改变。目前,该村年满60周岁以上的村民每人每月都有100元生活补贴,重阳节还有节日慰问金;村里为所有村民代缴医疗保险,为60周岁以下村民每人每年垫付100元社会养老保险;全村每人每年发放红利1000元。为了倡导崇文重教的风气,该村还对考上大学的学生,按照一本以上、二本、三本的标准给予不同的奖励。近年来,该村每年为村民支付各项福利费用200万余元。

产业旺了、村庄富了、群众更幸福了。年丰村的美丽“嬗变”,就像时代大潮中的一朵浪花,既映射时代变迁,更随着大潮激荡前行。

顶:8 踩:12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2 (55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36 (56次打分)
【已经有51人表态】
9票
感动 感动
8票
路过 路过
6票
高兴 高兴
8票
难过 难过
5票
搞笑 搞笑
4票
愤怒 愤怒
4票
无聊 无聊
7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吉州法院积极推进智慧党建平台
  • 下一篇:吉州农村垃圾市场化治理显成效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