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重拾“记忆”再出发——从“中国永新667艺术馆”看文旅融合的永新探索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140票  浏览3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9年5月15日 17:42

□罗旦、本报记者曾诗敏

开春的永新,是一曲桃红和金黄的交响乐。顺着一条宽阔的乡间水泥路,掠过成片的桃花林和油菜花田,车行将近40分钟,位于与井冈山接壤的“中国永新667艺术馆”便宛然浮现。最吸引眼球的,就是青灰色建筑上空伫立的高达66.7米的烟囱。

以曲白乡白沙村一座废弃老砖窑改造的“永新记忆”博物馆为主体,再配套搭建2000余㎡的艺术酒店、748㎡的当代美术馆、能容纳上千人的室外看台以及1700余㎡的演艺广场等设施,“中国永新667艺术馆”便已“丰满”。

如今,该艺术馆已成为永新文旅产业的核心品牌,实现与井冈山旅游的有效对接。

这是一场历史记忆的展演

走进老砖窑内,恍如掉入了“时光隧道”,“永新记忆”的大幕逐渐拉开:馆里正在展出“永新县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摄影艺术展”,一张张黑白老照片和新照片的强烈对比,呈现出永新40年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

十几个窑洞里,摆放着一些老物件——磨盘、风车、米舂、缝纫机等,高度还原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生活场景,充分展示了永新人民忠勇信义的人文精神和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

该县对红色记忆和乡村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整理和提升,全力打造“记忆博物馆”, 激活乡土文化基因,馆内以图片、实物等形式展出老照片、老物件,并以影像播放盾牌舞、永新小鼓等非遗文化,让农耕文化重新“活”起来。

“看完感触很多,就像回到了几十年前,很值得一看。”从新疆来井冈山旅游的游客贺小兰途经永新,被记忆博物馆深深地吸引住了。

这是一次文化艺术的碰撞

白沙村党支部书记李小清说:“如今的白沙村,除了桃树和稻田,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李小清指的是去年9月该县主办的“首届丰收节”活动,活动囊括了乡愁记忆展、风物市集、诗家歌音乐会等,吸引了一大批艺术家的到来,网络在线播放量累计达到了280万人次,让这个不知名的村子首次成为公众的焦点。

丰收节过后,该县将原先的砖窑主体进行扩建,设计成“667艺术馆”。今年2月,《永新·异托邦》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在艺术馆盛大开幕,展出了段江华、冯放、冯薇娜、黑月等14位艺术家作品,涉及架上绘画、当代水墨、现代书法、陶瓷雕塑等作品50余件,为永新人民送上了一场高规格的艺术盛宴。 

打造现代艺术展馆为的就是以文化带动旅游,以旅游展示文化,让文化不再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普通游客也可以观赏、体验、参与,让旅游活动有意义、有趣味、有灵魂。艺术馆的设计者叶友说:“667艺术馆的打造是创造机会将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做更多的交流和对话,吸引着我们深入乡村发展艺术、延续艺术。”

这是一条产业融合的纽带

“现在很多人愿意长途跋涉到一些僻静的乡村游玩,但怎样将游客留下来,是一个难题。”曲白乡党委副书记张洁说。曲白乡是黄桃之乡,全乡发展黄桃产业2000余亩,每到采摘期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但传统的采摘和田园农家乐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品位和需求的升级。

在“667艺术馆”的内部,该县打造了精品高端民宿区,通过邀请新锐设计师参与设计,结合乡村特色和艺术创造,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艺术空间,体验到世外桃源般的宁静。

政府是平台的搭建者和前期的引导者,设计师是创造者,村民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前期通过政府注入资金打造样板,待吸引游客稳定市场之后,再带动村民和社会资本进行投资创业。“一旦后期游客多了,村民开民宿的热情就高了,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也会愿意回到家乡,才能更好地带动家乡经济发展。”张洁说。

顶:7 踩:7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72 (43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12 (43次打分)
【已经有40人表态】
5票
感动 感动
5票
路过 路过
7票
高兴 高兴
5票
难过 难过
6票
搞笑 搞笑
5票
愤怒 愤怒
4票
无聊 无聊
3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负气离家出走 流浪一百公里 永新民警送男孩回家获赞
  • 下一篇:永新因地制宜打开就业“新窗” 打造“扶贫车间”盘活闲散劳动力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