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吉安县:增绿护蓝添亮色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zrr
热度141票  浏览3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9年5月12日 13:27

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天气优良天数占比超90%,森林覆盖率逾60%,全县22条河流、208座小型以上水库实现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源保护全覆盖,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100%……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优异成绩如何取得,且看吉安县———增绿护蓝添亮色

□ 殷姿、曾细华

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天气优良天数占比超90%,森林覆盖率逾60%……近年来,吉安县做大做强“增绿”“护蓝”工程,活用“严、善、巧、狠”四字诀,用绿色笔调,绘制秀美发展蓝图。

严守生态红线 县域环境护本色

吉安县始终把制度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织密生态防护网。

该县通过建立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政府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及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划定生态红线面积131.05平方公里,明确全县基本农田不低于62.34万亩,全县22条河流、208座小型以上水库实现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源保护全覆盖。

开展部门联合常态化土地矿产执法巡查,2018年处理环境污染犯罪案件出动水政检查执法450余人次,关闭违法排污企业8家、立案查处违法排污企业20家、约谈12家、行政处罚30家,下达责令改正决定书200余份、监察建议书80余份。

善治城乡环境 生态面貌添亮色

该县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提升乡村环境质量。

吉安县环卫保洁全面实行市场化运作,试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开展加快污水管网改造升级,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100%。

该县推进“三清二改一管护”村庄清洁行动和“七改三网”设施建设,高标准打造了梅官线“五位一体”示范带和敦厚老峰溪、固江枫墅等301个美丽乡村示范点,“美丽乡村”建设覆盖了全县自然村点的92.7%。

巧筑示范平台 创新发展显特色

吉安县积极搭建各类示范平台,创新发展路径彰显自身特色。

该县大力推广绿色节能建筑,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和能源结构优化,发展农村光伏扶贫扩面工程,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该县建设了高产粮食、特色果蔬等标准化示范基地,培育了井冈蜜柚、横江葡萄等主导产业。与江西农大、江西农科院建立合作,构建了种养一体化、有机种植、生产过程循环利用等多种生态农业模式。

大力实施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该县对县域范围内生猪、肉牛、家禽等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相应的粪污处理设施。目前,该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已达83.5%,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97%。

狠抓产业升级 加快崛起增成色

吉安县狠抓产业融合与升级,初步形成农业兴旺、工业发达、服务业繁荣的喜人局面。

该县大力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2018年全县新增稻虾共作2548亩、新增黑木耳种植2000多亩、新建高标准农田3.2万亩……农业呈现效益高、污染少、经营模式多元的良好发展趋势。

该县着力打造绿色园区,成功创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载体16个、市级平台载体9个。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突出抓好电子信息首位产业,目前已形成数字视听、智能终端、光源电子三大细分产业集群。2018年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8.9亿元,增长20.8%,成为吉安县绿色发展的“强引擎”。

持续提升现代服务业比重,该县通过加快吉州窑陶艺特色小镇和桐坪通用航空特色小镇创建,整合“古、红、绿、产业”旅游资源,充实集文化精品游、富民产业游、红色文化游于一体的生态旅游项目。

高质量的生态文明创建为吉安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插上了绿色崛起的翅膀。

顶:6 踩:10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75 (44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11 (38次打分)
【已经有43人表态】
9票
感动 感动
7票
路过 路过
4票
高兴 高兴
5票
难过 难过
5票
搞笑 搞笑
5票
愤怒 愤怒
4票
无聊 无聊
4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吉安县登龙乡平安志愿者在行动
  • 下一篇:3月15日吉安县正式启动打造两条新样板街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