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为乡村振兴画上生态底色——永新加快林业建设小记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吉安小编
热度129票  浏览3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9年5月11日 09:20

□刘家强

金秋十月,气候宜人,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近日,笔者走访了永新林业产业,从中感受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林业产业迸发了新活力、乡村环境造就新美景、森林质量精准大提升,为乡村振兴画上生态底色。

林业产业迸发活力

“自2011年以来,我在永新造油茶,目前,我公司油茶面积达5200亩,投资6000万元,虽然种油茶前期投资大,回报周期长,但在国家和县里的支持下,我不担心,明年计划再发展1000亩。”江西绿叶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说道。

近年来,该县依托现代农业油茶产业示范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高产油茶示范基地等中央财政项目,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和专业合作社等多种经营管理模式,新造高产油茶林4.05万亩,其中千亩以上基地有4个。为积极响应全县健康产业发展,近两年来,该县结合精准扶贫,引导成立了永药中药种植专业合作社等5个专业合作社,主推龙脑樟、白术、白芍、枳壳等森林药材品种,采取“公司+农户+贫困户”“专业合作社+大户+贫困户”模式,大力发展特色药材产业。截至目前,发展林地特色药材约0.8万亩。

楠木是永新县的乡土树种,山区有天然楠木零星分布和种群分布。该县制定了“千秋万代珍稀楠木生态工程”发展战略,提出到2020年实现10万亩楠木上山。到目前为止,该县依托林业重点项目,以国有林场及山区乡镇为发展重点,建设了楠木基地6.17万亩,打造了永厦、永宁、永里三条百里楠木示范带,七溪岭林场、三湾林场两个千亩楠木示范基地和万亩楠木林场。

乡村环境造就美景

高市乡洲塘村村民刘三朵很有感触地说:“这些年,村里的树增多了,风景也美了,跟以前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天有人来咱村旅游。”

该县自2016年以来,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实施风景林建设和保护,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乡村群众生活品质,展现乡村森林生态魅力。通过运用现代林业的生态工程技术,采取封、改、补、造、抚等手段,恢复好、建设好、保护好生态功能稳定、景观优美、效益显著的风景林,将风景林打造成生态休闲的休憩地、生态文明的保护地、生态文化的传播地。今年,该县在建设“森林乡村”的基础上,结合全县现有生态风景林状况,采取保护、完善、新建等多种形式,实施科学布局、重点扩建、补造增量、封育并举等措施,着力推进乡村生态风景林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完成风景林建设点23个,面积3200亩,为推动全县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动力。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选优质的苗,种美丽的树,大力引进先进技术,我们在造、管、抚等方面有了大提升。”县林业局营林股朱股长说。

近年来,该县本着“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科技先导”的原则,精准提高造林质量,科学开展抚育经营,因林施策推进低产低效林改造,大力推进特色竹木、特色药材产业发展,精心打造示范林基地,强化森林资源保护,不断提升全县森林质量。同时,为提高生态功能水平,该县国有林场切实加强与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探索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经营模式,取得了较好成绩。主要有杉木大径材培育模式、楠木人工林大径材抚育模式、杉木———楠木混交林经营模式、风景林近自然改造及提升经营模式等等,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提供了技术依据。

去冬今春,全县完成造林面积2.25万亩,综合成活率达96%以上;完成封山育林1万亩,全县实际完成荒山造林1万亩,综合成活率98%。截至目前,退化林修复完成4万亩、森林抚育7.5万亩,综合合格率98%以上。

TAG:
顶:7 踩:11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68 (40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14 (35次打分)
【已经有36人表态】
8票
感动 感动
4票
路过 路过
6票
高兴 高兴
5票
难过 难过
4票
搞笑 搞笑
3票
愤怒 愤怒
3票
无聊 无聊
3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永新社保局推进“只跑一次”
  • 下一篇:永新供电党员服务队解民忧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