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风采水田乡
建设中的移民新村
村中古树
饲养中的鸭群
水田乡,一座富有诗情画意和遐想的美丽乡村,日前,我们一行来到了这里,果不其然。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我们看到,清清的河水,绿荫荫的山;一望无际的稻田,一座座带有庐陵风格的农家新居,在青山绿树的掩映下熠熠生辉,呈现出一幅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风光图;在移民新村建设点上,机声轰鸣,人影忙碌,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抬田造地场面十分壮观,抬田试验田的晚稻丰收在望……
水田乡位于赣江河畔吉水县北部,辖10个行政村69个村民小组,44个自然村。全乡3574户,14280人,距105国道10公里,县城36公里,全乡总面积79.6平方公里,是峡江水利枢纽库区移民搬迁重乡。近年来,该乡党委、政府以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工作为重点,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牢牢把住发展是第一要务这根主线,立足水田乡实际,转变思路、创新理念,建设美丽乡村。
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坚持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来抓,加速发展一批经济实力强、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好的新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积极引导、扶持、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资金、技术方面给予支持,加速培育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推进优质稻、菜豌豆、雷笋、井冈蜜柚、油茶、蜂蜜、肉猪、红毛鸭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推进扶贫开发战略,加大各项政策性立项争资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水渠清淤、渠底硬化及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采取财政投、群众集的办法,努力完成全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营造优美的农村环境。
农业产业化不断升级,提高农民收入。首先推广优良品种,全乡优质稻、蔬菜、鸭鹅三大产业生产规模(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4、8%、14.5%、19.5%,并且还发展花生产业,产值增加15%。发展河边沿线100亩以上连片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基地、10万羽富昌麻鸭养殖基地和桑园南景坪8000羽鹅养殖基地。新培育12户种养大户,其中种植大户8户,每户年产值10万元以上,养殖大户4户,每户产值20万元以上。新组建了水田振兴优质稻产销专业合作社、水田沙上兴旺花生产销专业合作社。这天我们看到,上兴旺花生产销专业合作社里,村民们正在忙碌着,把一车一车的花生源源不断的运往外地。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该乡围绕“富裕繁荣、生态宜居、创新开放、和谐平安”建设新水田目标,大力实施以“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建设,切实抓好每个新农村建设点,打造出了一批有亮点的美丽乡村。
该乡在新农村建设中,严格按照“五先五后”的程序,切实抓好每个新农村建设点。并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加强村庄整治力度,结合规划对村庄环境和基础设施进行综合改造:拆除旧房建新房,修建巷道、下水道,改水、改厕、改栏;庭院、村庄、道路进行绿化;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点的清洁工程,在试点村开展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活动。建垃圾焚烧炉,垃圾处理站,填埋厂,各户配备了二桶一袋一窖,聘请保洁员,落实长效保洁管理措施;各试点村依托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产业,改良品种,扩大种养规模,提高农民收入。
在该乡桑园南景坪移民安置点,我们看到一条条进村水泥路干净整洁,一座座浓郁庐陵风格新房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树成荫,和远山白云构成了一幅别致的山水画,让人流连忘返。
水田乡由于临近赣江,乡党委书记黄明熙高兴地告诉记者,峡江水利枢纽建设,为水田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环湖公路的建设,水田的交通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库区的形成,水田发展环湖蓝色旅游经济的优势将更加突出;移民新村的建设,水田的美丽乡村建设品味将不断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水田乡在党委、政府的坚强带领和全乡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该乡一定能够紧紧抓住峡江水利枢纽建设这一历史机遇,带领全乡群众站在水利建设的浪潮中,书写出时代的风流,未来的水田乡将风光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