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米体测跑死人 学校体育走向何方?
新华网北京11月28日体育专电(记者吴书光、刘良恒、李放)11月14日,江苏南通某学校16岁学生,体育课跑完1000米后不省人事,送医后被诊断为脑梗塞;11月27日,上海一大三男生千米测试后晕倒,抢救无效离世。
与此同时,湖北、江苏等地一些大中小学校纷纷取消长跑、铅球等“危险”体育项目,原因皆是出于安全考虑。一些学校负责人及体育老师坦言担心学生遭受体育伤害而承担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体质下降已成不争的事实。根据《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但下降幅度明显减小;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并出现低龄化倾向;学生肥胖和超重检出率继续增加。
学生体质大幅下降,学校取消体育项目,均凸显了学校体育面临的尴尬,记者就学校体育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如何开展学校体育、提升学生体质,进行了采访。
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易剑东、北京市社科院体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金汕等表示,场地设施缺乏,体育教师兼职化和体育课“放水”等是普遍现象,这些均制约了学校体育的发展和学生体质的提升。
唯有野蛮其体魄,才能文明其精神,学校体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近现代体育事业的主要开拓者马约翰先生提出著名的“运动迁移规律”,即指出运动场上得来的各种可贵的精神品质,可体现在人生的诸多领域中,因此他在清华大学执教期间,大力提倡体育运动,以锻炼学生身体,磨炼学生意志。
总共
2
页,当前第
1
页。 [
1
] [
2
] 下一页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 |
当前平均分:-0.2 (147次打分) | |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 |
当前平均分:-0.38 (144次打分) |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