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镜头看城市之“肺”
透过镜头看城市之“肺”
——行摄庐陵文化生态园
文化墙
摄友雀跃
无论世事怎样的纷纷扰扰,有些事,你总是逃离不了这份冥冥中的安排。
或许是一种机缘。
注定要与你有一次缠绵的邂逅。
与庐陵文化生态园的邂逅,就是与她这生中美丽的宿命。
记得还是八年前,当我知道自己会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时候。我就在想:不知道我要去的城市,呈现在我面前的会是怎样的一道风景。我努力地想象她的美丽、她的迷人、她的多姿、她的婉约……
谁知,这一等,就等了八年。直至2011年的9月15日,庐陵文化生态园开园。
爱一个人,会爱上一座城。
因为一座城,一样可以爱上这里的人。
一个深秋的午后,当我行走在曲径通幽的林荫小道、五彩缤纷的花朵,听着头顶上成群常年栖息在螺子山白鹭的啾鸣声,看着身边古色古香的亭台楼榭,要不是以前有过谋面,你是怎么也想象不出她原有的容颜,更不会想到,脚下曾是一片水草丛生的荒涂?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市委、市政府强调,庐陵文化生态园建设要按照“保住山、稳住水、留住鸟”的建筑设计原则。围绕山体和自然生态水体作文章,形成各功能区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六大景区,提出了“一线、三色、六区”(即“庐陵文化”为贯穿全园的精神主线,以绿色为基调,以红色和古色为骨架,形成庐陵文化展示区、庐陵湖景观区、生态景观区、综合休闲娱乐区、滨江景观区、商务度假区)的大胆构想,并付诸于建设。
600棵胸径在50公分以上的大树,3000多棵珍稀濒危野生树种,大小乔木2万多棵,200余种植物遍布园区各个角落,90%以上的绿化面积与千亩光影绰约的水面相得益彰,共同形成市中心城区的“绿肺”。
沿着花岗岩铺就的小路,随着走走停停的人群,我夹杂在中间,犹如一羽刚刚出茧的蝶儿,被沿途扑面而来的风景吸引着自己惊乍的眼球,生怕一不小心会错过美丽的风景。
飞舞在这一亭一榭、一草一木,乃至十万工农下吉安、井冈山丰碑、老街故事、六一亭等一县一景间,我尽情地放飞自己的想象空间,在惊叹能工巧匠的技艺精湛时,更感叹作出如此大手笔,创造出今与古的时空对话的城市主人。
也许,因为等得太久,久得近乎饥渴。徜徉在湿地公园的苇荡、原木铺就的水道,风儿掠过铺满莲花的水面,肆意地轻吻着脸颊,撩起耳际间的长发,拨弄着飞扬的睫毛……怎么看,都是美丽的。
赣江水可以作证、螺子山可为证。
(李柳生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