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塘乡:红色土地竞风流
参观康克清故居
工业园大道
投资900余万元的小农水建设项目
肉牛养殖
这是一块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土地,这是一座蓬勃向上充满生机的美丽乡镇。日前,我们怀着对革命先烈无限崇敬和敬仰的心情慕名来到了这里——万安县罗塘乡,感受这片红色土地今天的美好生活。
罗塘乡位于万安县中西部,东临赣江与百嘉镇隔江相望,南接五丰镇,西界遂川县雩田镇,西北与潞田镇接壤。全乡国土总面积64.9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392亩,山地面积43980亩,可养殖水面4600亩。辖区内有6个行政村96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总人口1.5万余人。罗塘素有“人文鼎盛,崇文尚武”的美誉。这片土地自古人文鼎盛、英杰辈出,嘉靖间奇富进士罗良,官居大仆寺正卿,大中大夫。罗塘是万安暴动的策源地,大革命时期,造就了曾天宇、刘光万、刘冰清、文章等一大批革命英烈。罗塘又是赣西南早期革命的中心,中国妇女运动卓越领导人康克清的故乡。那天,我们来到修缮一新的康克清故居,聆听革命先辈英勇斗争的事迹。
在内忧外患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罗塘一批热血青年在共产主义旗帜的召唤下,高举民主科学爱国大旗,在北京、上海、南昌等地参加了席卷全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爱国运动,早在1925年,“江西三杰”之一的曾天宇就把革命的火种带回家乡,与万安青年张世熙、郭化非、文章(浇田人)等一道积极创办了《万安青年学会》刊物,在江西广播革命星火,积极从事革命活动,成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骨干。1927年,为了惩恶除暴,彻底摧毁旧世界,建设新万安,创建新中国,在赣西特委的指导下,曾天宇他们组织工农大众,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万安暴动”,创建了江西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开创了江西土地革命新纪元。万安暴动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一样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2006年中央电视台《永远的丰碑·红色记忆》报导了“万安暴动”的事迹,“万安暴动”以其辉煌的业绩而载入中共党史。
革命先驱者为罗塘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去参观、瞻仰红色遗址和革命先辈英雄事迹。同时也激励全乡人民在新的时代建设自己美好的的家园。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发扬革命传统,充分发挥交通便捷,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然环境优美的优势,立足实际,做好四篇文章,建设美丽乡村。即:围绕坚持一个中心(建设和谐平安幸福罗塘),打造两个品牌(红色旅游品牌、绿色食品品牌),推进三区建设(工业经济区、文化商贸区、农牧渔业区),做强四大产业(水产养殖、优质水果、草食禽畜、无公害蔬菜)的工作思路,使农业产业化势头强劲,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在这里我们看到乡里有不少种养大户。晓瑞村胡卫国的油茶基地,连片种植面积达200亩;养牛大户罗其祥、刘江南分别从山东引进肉牛良种200多头和本地牛放养在罗塘南坝洲,预计年出栏肉牛500头以上,成为该乡的畜牧养殖业的一大亮点。
在这里,除水稻、蔬菜、果树、生猪等常规种养外,无公害蔬菜生产也是绿意盎然。在村背有近千亩萝卜的基地和嵩阳的大棚蔬菜,村背萝卜以个大味甜而闻名,目前正是丰收的季节,村背萝卜开始源源不断的销往外地。全乡水面资源丰富,有小(一)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6座,塘坝506座,有效养殖水面3200亩,无公害青草投养的“罗塘草鱼”闻名于县。年产鲜鱼1080多吨,是万安 县鲜鱼主要产区之一。
罗塘拥有一方好山水。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该乡还充分发挥群众的主导地位和积极性,采取群众自愿、政府扶持的原则,以“六改四普及”为总抓手,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禾场坑、跑马山、上浇碧段为试点村,群众热情高涨,积极捐资投劳,进行改水改厕,硬化通村公路,修建排污沟,拆除破旧房屋,建新房,修建沼气等,改变村容村貌。为丰富村民精神生活,新建文化活动中心、休闲广场,绿化植树。在选点和建设中突出“生态美”,不照搬城市建设,讲究农村自然生态。以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
如今走在罗塘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富在农家,美在农村,乐在农民”的生态和谐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