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人民日报长期执政安于现状最终将积重难返

热度211票  浏览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2年10月25日 12:48

人民日报:攻坚克难 永葆不惧风险勇气

原标题 [攻坚克难,永葆不惧风险的勇气]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样的历史关头,执政党能否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能否唤起改革攻坚的巨大勇气,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未来,关系到13亿人的幸福。防止“精神懈怠”,就必须克服“改革疲劳症”,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奋力攻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难关险隘。

  最近,当国外媒体热烈讨论中国“富裕症”的时候,许多国人正通过“感受6块3”体验上亿贫困人口的生活况味。在今天的中国,不只是贫与富的反差,类似的复杂“剧情”每天都在上演,不断投射出变幻的时代剪影。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站在新的历史地平线上,身处亚洲东部这片热土的我们,无论是相比100多年前的先辈还是30多年前的父辈,都真切地看到了民族复兴的前景,也遭遇了各种发展难题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转型之难”到收入普遍增长之下的“分配公平”,从社会流动凸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到物质潮流冲击下的道德困境……当人们为“中国式速度”而惊叹的时候,也越来越关注“中国式难题”如何破解。

  “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李大钊曾经说过,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历程,无论是在“开除球籍”的深重忧患下毅然打开国门,还是鼓起闯的精神、冒的精神“杀出一条血路”,抑或是在非典疫情、汶川地震、金融危机等惊涛骇浪中推动中国巨轮奋然前行,不惧风险、攻坚克难,成为社会主义中国发展进步的独特路径,化为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的精神基因。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握得好,我们就能破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顺利实现全面小康;把握得不好,我们就有可能遭遇更多更大的麻烦,使现代化事业遭遇挫折。

  在这样的历史关头,执政党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唤起改革攻坚的巨大勇气,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未来,关系到13亿人的幸福。也正因为如此,中央一再强调,能否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思想认识,取决于我们的工作力度,取决于我们推进改革发展的步伐;一再警醒全党,“精神懈怠”是第一位的危险,改革必须稳步向前推进。

  身处利益主体多元、思想观念多样、社会发展多变的复杂环境,执政者推进改革开放事业,既需要智慧和审慎,更要有勇气与担当。面对部门和单位既得利益羁绊,如何摆脱“不愿改”思维?面对舆论压力和风险挑战,如何战胜“不敢改”顾虑?面对群众期盼和现实要求,如何突破“改不动”困境?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长期执政条件下,一旦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安于现状、止步不前,就会暮气丛生、积弊日深,最终积重难返。防止“精神懈怠”,就必须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奋力攻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难关险隘。

  “中国已经走出改革初期的浅滩阶段,正站在大河中央,选择彼岸的到岸位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如此描述当今中国。中流击水,有了更开阔的行进空间,也面临着更难测的风浪暗礁。只有永葆不惧风险的勇气,力求攻坚克难的成效,才能在浩荡的世界潮流中,乘长风破万里浪,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驶向光明的未来。

  (此文为本系列评论最后一篇。编者)

TAG: 人民日报
顶:6 踩:10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34 (70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 (61次打分)
【已经有64人表态】
10票
感动 感动
10票
路过 路过
10票
高兴 高兴
6票
难过 难过
7票
搞笑 搞笑
6票
愤怒 愤怒
6票
无聊 无聊
9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央企办社会职能机构达8000余年吞补贴数百亿
  • 下一篇:前程无忧:2012典范企业人才招聘状况报告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