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带”镶嵌 光彩四溢
“银带”镶嵌 光彩四溢
探访万安杨万线美丽乡村综合示范带
这是一条集生态秀美带、村容整洁带、产业富民带、乡风文明带、党建示范带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带。
从今年2月份正式启动到“浮出水面”并基本成型,吸引了市内外各种团体70余批共3000多人次前来参观考察。
杨万线美丽乡村综合示范带,生态秀美,村容如画,产业富民,乡风文明,如一条光彩四溢的“银带”,镶嵌在万安这块充满希望的红土地上。近日,记者前去进行了一番探访。
高水平造“带”
万安杨万线美丽乡村综合示范带,北起万安泰和两县交界处,南至万安县城凤凰广场,总长26公里,涉及窑头、百嘉、芙蓉、麻源4个乡镇(场)10个行政村63个自然村,直接受益人口达4万多人。
在新农村建设中,万安县突破传统建设模式,由分散建点向集中建带转变,从单一抓村级建设点向镇村联动转变,项目资金从“撒胡椒面”向相对集中使用转变,不仅着力沿线整体推进,而且重点突出打造窑头、百嘉2个示范圩镇和文溪、黄南、山田、陈家塘4个精品村点。按照“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的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大气魄、高标准推进美丽乡村综合示范带建设。
如今,经过不到一年时间的打造建设,一个独具特色,集生态秀美、村容整洁、产业富民、乡风文明、党建示范于一体的美丽乡村示范带初具规模。
生态秀美 村容整洁
杨万线两旁密集种植芙蓉花、杜英树,增种了大规格樟树,桂花带、茶花带、芙蓉花带、棕树带、杜英树带等多条特色绿化路带整齐划一、相互掩映,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生态秀美、村容整洁带打造中,万安对示范带沿线公路绿化、沿线村庄改路改水改厕等一系列工作扎实推进。新建沼气池265座,农家生活更加舒适、节能。沿线乡镇村组均设置了垃圾箱,聘请了保洁员,清扫保洁实现常态化。
杨万线的村庄与自然景观协调合一,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窑头、百嘉两个圩镇房屋进行立面整体仿古改造、路面整治和绿化,门店牌匾和管网架设正按规划统一实施。“青砖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坡屋顶,花格门窗红灯笼”为主要特征的庐陵风格已初步显现其韵味。文溪村点凸显水韵古村风格,黄南村凸显耕读世家风格,芙蓉镇山田村凸显收藏特色,陈家塘江南小村风韵浓郁。一个个生态秀美、村容整洁的新村景象迎面扑来。
产业富民
在产业富民带的建设上,万安县因地制宜引导杨万线沿线村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油茶、苗木、烟叶、水产、富硒稻、野生动物养殖等8大特色产业,大力扶持壮大17个产业基地。
窑头镇通津村引进千里山果业公司,组建万泉果蔬合作社,运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西柚2000亩;百嘉镇黄南村发展竹荪菇特色种植基地1000亩;芙蓉镇在山田精品点建立花卉苗木基地200亩;麻源垦殖场发展烟叶基地1000亩,窑头富硒稻基地10000亩。全线产业基地正在加快建设,产业富民效果正在逐步凸显。
乡风文明 党建示范
在打造乡风文明和党建示范带工作中,万安县着力建立健全村内文化、议事、休闲娱乐和便民服务等活动场所。百嘉镇投资20多万元,在全镇127个村小组安装了“村村通”无线调频广播。村民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美丽乡村建设的情况和山外面的世界。
此外,万安在每个建设点组建了“一组两会”,积极探索建立党组织+村民理事会+志愿者协会、党组织+社区+村民理事会等社区管理模式。新农村成了党建、文化、科教、卫生、体育、计生、商贸、治安公共服务新平台。
万安县把准脉、思路清、方向明,以敢作敢为的气魄,以创新的理念举措,通过杨万线示范带寻求创新美丽乡村建设的“万安模式”,使新农村建设大有作为。
记者周朝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