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 百姓访谈 ]一位农机局长眼中的生产方式嬗变

热度105票  浏览2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2年10月12日 15:05

耕牛“下岗”农机上岗

———一位农机局长眼中的生产方式嬗变

□本报记者吴广城

近日,吉州区农机局局长肖小春审核完一名农户的购机补贴手续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聊起10年来的农机变迁,肖小春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以前农户种田犁地几乎全都靠牛,使用农机的农民少之又少。从牛耕地到联合收割机,从单打独斗到加入农机合作社,短短10年,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变。

为了推广农业机械化,让广大农民从传统的农耕模式中解放出来,1999年初肖小春以农机局的名义,投入3.3万元购买了一台“赣乐”牌收割机。此后几年,每逢双抢季节,农机局的职员就开着这台收割机,走家串户帮农户收割庄稼。

在亲眼目睹了农机的便捷高效后,一些农民开始购买农机。2004年,吉州区新增9台联合收割机,其中禾埠乡曾家村农民罗足喜花了22.8万元购置了一台“久保田”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在收割完周边农户的稻谷后,当年还应邀参加了南昌、广西、广东等地的跨区机收作业。

“2000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农民的种田积极性高涨,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使用农机耕种。”肖小春说,2005年国家实施农机补贴政策以来,农机事业蓬勃发展。耕田有旋耕机,插秧有插秧机,收割有联合收割机,所有农活基本实现机械化。广大农民也从牛拉肩扛的耕作方式中解脱出来。

2005年至2008年,吉州区新增53台联合收割机;完成万亩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对所有机耕道和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了完善和配套;建成千亩水稻农机化示范基地,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

“现在很多农活都可由农机代劳。”肖小春说,过去一般农户双抢需用10天半月,还要投入不少劳力,费时费力,现在使用农机几天就可搞定。肖小春告诉记者,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近几年,购机补贴范围也由原来的单一购置农机补贴发展到种植业养殖业等多行业、多机种。

目前,吉州区机耕率从2002年的15%增长到85%;机收率从2002年的10%增长到65%;农机总动力从2002年的3万马力增加到20万马力。农机的广泛普及,让广大农民朋友真正尝到了甜头。

TAG: 百姓
顶:5 踩:6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29 (34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03 (30次打分)
【已经有30人表态】
3票
感动 感动
6票
路过 路过
5票
高兴 高兴
5票
难过 难过
2票
搞笑 搞笑
3票
愤怒 愤怒
3票
无聊 无聊
3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国庆长假自驾归来私家车扎堆“体检”
  • 下一篇:井开区百日攻坚首战告捷 2个超5亿元项目签约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