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吉州“人文社区、温馨家园”系列报道二
情达民心 爱传万家
本网讯(记者白灵)漫步吉州,目睹的是一个个华丽嬗变,一个个原本“脏乱差”的无物业小区焕然一新;一座座社区服务中心、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中心悄然建起;一支支社区文艺队伍的发展壮大;一套套社区服务体系、网格化社区管理模式的不断建立完善……
在“人文社区、温馨家园”活动中,吉州区大街小巷、街道社区的改变无处不在,令人欣喜。近日,本网记者走进部分小区,感受该区人文关怀下的温馨家园。
吉州区古南镇街道桃树下社区改造前后对比图,左边为改造前,右边为改造后。
走进吉州区古南镇街道桃树下社区,只见道路上、公园里四处干净整洁;社区内崭新的文化活动中心欢声不断,舞姿蹁跹;棋牌室内前来休闲的居民或聚精会神两“军”对垒,或三五一群切磋牌技……但您想不到的是,在今年5月份之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这座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社区,居住的大多都是改制后的离退休人员和下岗职工,小区无物业管理,垃圾成堆成片,乱搭乱建现象严重,下水道经常堵塞,雨季常发生内涝,部分道路没有路灯,黄土朝天,坑洼不平,供居民休闲的大礼堂更是设施老旧,沦为危房。
随着“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创建工作的推进,区政府投资175万元对小区进行综合改造,硬化道路、新建化粪池、安装路灯,不仅居民居住环境大为改善,更是把废弃的大礼堂重新修建成了居民娱乐休闲场所,免费向居民开放。
居民在活动中心下棋娱乐。
有了活动场所,桃树下社区由单一的社区娱乐队发展成了拥有舞蹈队、腰鼓队、军鼓队、乒乓球队、柔力球队、门球队、太极拳队、健身队,以及合唱队共9支团队的初具规模的艺术团。除了艺术团,在桃树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里,还建立了棋牌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书画室、乒乓球室、门球场等,极大地满足了社区居民休闲娱乐的需求。
采访中,居民王大爷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以前小区环境差,连儿子找了女朋友都不敢往家里带。如今环境好了,附近小区的居民羡慕不已,时常来小区休闲娱乐。
社区顾老 开启夕阳红“幸福列车”
平安里社区老年日间照料(助残)服务中心里,居民正在健身。
据统计,我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62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2.9%,其中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9.8万,占老年人口的15.8%。我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社区居家养老也成为工作的重心之一。乘着创建“人文社区、温馨家园” 的春风,吉州区内社区养老、顾老中心也遍地开花。
在平安里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记者看见,30余名老人在此娱乐,有的在玩棋牌、有的在健身、还有的坐在一起聊天,这一场景就像一首“和谐曲”,其乐融融。平安里社区朱主任说,该社区老龄化现象比较突出,日间照料中心的运行,给老年人提供了一个老有所养的温馨家园。余志敏老人患有足外翻,基本上每天来此锻炼。他对记者说:“这里不仅有健身器材,还有工作人员来给我提供建议和帮助,真的很开心。”
太平桥社区的老人正在兴致勃勃的观看社区舞蹈队的排练。
刘桂英是文山街道残联专职委员,因为拥有多年的老年人护理经验,她被分到平安里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工作。她向记者介绍,这里环境安静,各项设备齐全,提供了餐饮配送、心理咨询、书画阅览、生活照料等多项服务,这对于老年人特别是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们来说是很合适,老人们也很喜欢,平均每天来此享受服务的老年人就有七八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