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校园禁机令”,治标还是治本?

热度251票  浏览2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0年5月26日 02:47

目前,省会许多中小学考虑到手机上网的诸多潜在危害,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未成年人校园内该不该禁用手机?手机上网,如何让青少年规避黄毒?记者就此进行深入走访―――

  现状

省会许多中小学主张校园“禁机”

“手机猛于虎啊!”石家庄市第二中学南校区教育处副主任王运杰说,现在的手机拥有游戏、上网、聊天等诸多功能。由于中小学生缺乏自制力,很容易沉迷其中,影响学习;手机也使得同学间联系过于密切,为早恋、打架斗殴等事件提供了便利。

更为严峻的是,在享受手机上网的便捷同时,泛滥的“黄毒”也在向孩子们“逼近”。去年年底,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曾对数百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在有手机的学生中,使用过手机上网的占82%;在使用过手机上网的学生中,知道手机网站上有淫秽色情信息的占83%。石家庄市四十一中教师王国辉说,因为缺乏辨别力,有些男生喜欢把从手机上下载的黄色内容向同学转发,影响极坏。

“省会中小学基本上都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石家庄市十五中教育处主任张寿明说,只要发现有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该校会当场予以没收,并让家长前来领取,向其讲明学生使用手机的害处,从而配合学校的工作。

争议

未成年人该不该禁用手机?

虽然明知学校不允许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但为了方便联系,白先生最近还是给读中学的儿子买了手机。他认为,作为一种通信工具,手机为家长与孩子的联系提供了便利,特别是那种家离学校比较远的学生,配个手机家长放心。“不能因手机涉黄等问题而将其一棒打死,也不能对未成年人使用手机问题撒手不管。”省会牛女士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高二学生的家长。她认为,未成年人对高科技信息手段的接受和使用是时代的要求,关键是提高其对手机信息的判断和选择能力,引导他们适度、合理地通过手机获取知识、进行娱乐休闲。

小丁是省会四十一中高一学生,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小学六年级时就有手机的她称,使用手机没有影响到她的学习,“现在娱乐方式很多,如果哪位同学不想学习,即使没有手机也会找到其他事分散学习精力,禁用手机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我们能体谅家长给孩子配手机的初衷,但孩子们自制力差,不可能如家长期待那样,仅仅把手机当作联系工具。”对此,石家庄市十五中教育处主任张寿明表示,为了解除家长对孩子在校期间的担忧,该校给每位家长都发了“明白纸”,详细标明了学生在学校的日程安排;学校明确规定,班主任老师要向家长公布电话号码,以方便家长随时问询。

  对策

实行未成年人手机卡实名制

记者从石家庄市教育局得知,对于中小学生能否在校园使用手机,国家没有明确的规定,“校园禁机令”是一些中小学校自行制定的。“学校可以不准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那么校园之外由谁来监管?”石家庄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梁勇认为,“校园禁机令”是在目前手机网络上“黄”、“毒”内容大量存在,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的背景下出现的无奈之举。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手机进入未成年人的生活已不可避免,仅凭学校一己之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梁勇建议,实行未成年人手机卡实名制,然后由运营商限制未成年人的手机上网功能。可以参照日本的做法,对未成年人的上网时段和时长进行限制,并设立未成年人绿色上网专区,屏蔽网络上的色情内容。手机制造商也要推出适用于未成年人的机型,突出手机联系工具的特性,取消一些繁杂的功能。

在采访中,一些老师还呼吁,尽快针对手机上网立法,为青少年营造健康的手机上网环境。相关部门通过制订相关规定,界定教师的管理权限。

TAG: 校园 治本 治标
顶:13 踩:12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 (76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16 (75次打分)
【已经有75人表态】
11票
感动 感动
9票
路过 路过
10票
高兴 高兴
11票
难过 难过
8票
搞笑 搞笑
11票
愤怒 愤怒
6票
无聊 无聊
9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乐亭暗访拍照给农村卫生“挑刺”
  • 下一篇:七旬老人小区义务养花11年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