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半生,幻化浮沉
作者:半点浮沉
我轻轻的走来,却留下一路厚重的脚印,我没曾想过这段青春,最终会描绘的如此支离破碎。那些喜悦或悲伤,我从不想提及,埋在心里就像一颗定时炸弹,煎熬着内心,尘埃何时落定,仿佛青春这本书已经读完,还未找的剧中的结局,美丽抑或是悲剧。人生经不起揣摩,揣摩的多了,就如同看一部恐怖剧,让你无所适从,心惊胆战。但是,人们总是喜欢去占卜未来,回忆过去,现实总是通过幻想渡过,最终又成了幻想,可是,这似乎是无法改变的、根深蒂固的精神诉求。到最后,都是累了,筋疲力尽了才懂得弥补。
人生由不得别人去把控,唯一的舵手便是自己。即便是这条路走的坎坷曲折,也是挥洒的自己的泪水;即便是支离破碎了半生,也可换的半生安实。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古人的洒脱、豪放,真能入现代潮流?我们从识字时起,就开始学习唐诗宋词、诗经论语,可到老也未必学到其中的真谛,那些所谓的专家、大师也只是为了既得的利益去宣扬那些古法普度,那些听者多数是获得短暂时空上的定格,略有所思,似有所感,能真正达到超俗境界的微乎其微。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都是凡人,都是俗人,都成长在这个社会的大环境中,那种变了质的千年传谕早已没有他应有的灵魂。我常常在黑暗中、在寂静中沉思、顿悟,我想要活的洒脱些,但总是被七情六欲所牵绊,人都是如此的。所以正常的人都是有“人情味”的,也就有了传说中的被情所困等等。现在这个社会,已经被金钱、权利熏陶的一片狼藉,估计已经连他妈都不认得了。人们可以为此不折手段,人们也正因为此而郁闷不断。
老话常说:“疾风知劲草,乱世出英雄”。放眼江湖,我们就会发现,很多成就都是出自孤苦、不遇之时,好像,那种苦闷的心情更能激发人们内心的思绪,更能彰显表象深处的升华。很多人喜欢郑智化的歌,是因为他的歌声里唱出的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听者的内心,也让我们找到一种更好的发泄方式。我们憧憬大草原那片广阔的天地,那种视觉上的享受,带来的更多的是心情上的舒畅,不过那仅仅是憧憬,就想腾格尔唱《天堂》时那样,可能是憋屈的很啊。
我拿整个青春,去买醉了半生年华。浮沉岁月里,没有人会理会我的喜怒哀乐,更没有人懂得我的爱恨情仇。我哭、我笑、我痴、我醉,一世流年,却斑驳了一生好梦,谁让我追随,谁又追随我,似梦里看花,寻寻觅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