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可以食用符合标准的牛初乳
为了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许多母亲选择了使用牛初乳产品。但这些妈妈们近来十分纠结,一些疑似牛初乳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今年陆续浮出水面,随后卫生部明确提出,“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既然不得添加,那么让孩子摄入牛初乳是否根本就是一个错误?针对这一疑问,卫生部在2012年8月1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进行了解答。
卫生部专家指出,婴幼儿配方食品是指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这三类食品。卫生部基于审慎的原则,通过综合考虑,在这三类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粉。但是在其他食品里,可以添加牛初乳。这就是说,婴幼儿可以食用符合卫生部标准的牛初乳。
卫生部《复函》自今年9月1日起执行,此前有一些观点理解为今年9月1日起不能继续销售牛初乳。卫生部专家指出,9月1日开始不允许销售的是上述不得添加牛初乳粉的三类配方食品,并非不能销售牛初乳。
“不得添加牛初乳并非完全不能摄入牛初乳。” 国家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刘鹏认为,卫生部此举意在规范牛初乳的生产和应用,而不是一刀切式地将之“一棍子打死”,“牛初乳是自然界唯一现实的富含免疫因子的天然食物,未来前景仍然是非常广阔的。”
卫生部专家强调,食品安全标准要坚持适用性和必要性的原则,配方奶是奶粉,牛初乳本身也是奶粉,针对婴幼儿的牛初乳可以生产、使用,但应根据标准进行。
比如,一至两克的独立包装牛初乳,针对的是6个月以上婴幼儿,尤其是需要提高免疫力的婴幼儿。此前,长期进行牛初乳免疫调节功能研究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周韫珍教授带领课题组,以随机抽样方法对武汉市妇幼保健机构健康体检的4800例婴幼儿的喂养与免疫健康状况做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服用牛初乳的婴幼儿在腹泻和呼吸道感染方面确有减少发病频率、缩短病程和辅助疗效的作用。
专家建议,免疫力低下、处于感染期风险中的人群可以适当添加一些质量真正达标的优质牛初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