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发放到位职工安置妥善新干农垦改制改出活力
资金发放到位 职工安置妥善
新干农垦改制改出新活力
新干讯(刘小峻、罗小群)从新干县刚刚出炉的1至6月份工业发展数据中显示:该县农垦系统所属的9家挂靠玻璃企业扭亏为盈,产销两旺,产值首次破亿元,达1.77亿元。这是新干强力推进农垦系统改制,改出发展新活力的精彩之笔。
新干农垦系统唯一的下属单位洋峰垦殖场创建于1957年,农场总人口1.7万余人,在册职工786人,退休职工220人,一直在新干非工口系统国企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2010年6月以来,该县积极响应全省推进非工口企业改制的战略部署,引导洋峰垦殖场阔步走上改制“破冰之旅”。该县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将洋峰垦殖场改制资金6000万元纳入县财政,统筹解决职工经济补偿金、职工个人垫缴的社保金、工残人员补助等资金。洋峰垦殖场也积极自筹资金100余万元,用于解决职工的集资款、工业发展基金等陈年欠款。据统计,在实行改制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洋峰垦殖场共发放职工经济补偿金、遗属补助、伤残职工补助金及职工垫缴单位社保金等改制资金共计1410万元;争取县财政解决了场内部分社保拖欠款652万元。职工在领到了各种款项后,主动配合签订解除劳动关系合同。
企业改制,职工如何安置,是改制过程中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该县积极在鼓励农垦系统职工创业、帮助职工就业、不让职工失业上下功夫、做文章。该县将洋峰垦殖场下属的17名教职工和7名医务人员全部纳入县财政管理,并大力拓宽职工创业、就业渠道。同时,规划建设1600亩玻璃灯饰城,积极引导洋峰垦殖场改制玻璃传统产业“入城”创业。目前,仅洋峰垦殖场职工领办、创办的各类企业就达50多家,其中在县内外创办玻璃灯饰企业的有33家,安置就业2000余人。该县还根据农垦系统大部分职工擅长玻璃工艺操作的技术优势,把他们推荐到洋峰垦殖场挂靠玻璃企业和县内玻璃企业选聘上岗,并要求县工业园区内工业企业优先为农垦系统改制职工提供就业岗位。目前,该县农垦系统改制职工在玻璃灯饰企业就业达80%以上,在工业园区安置职工近百人。
改制政策犹如春风,激活了新干农垦系统“一池春水”。该县通过改制,从根本上解决了洋峰垦殖场困扰已久的历史遗留问题,各项建设初见成效。该县农垦系统职工身份被置换后,彻底摒弃了以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广泛开拓就业和自主创业新路子,生活有了明显改善。垦区几代人梦寐以求的棚户区改造工程顺利启动,1000多套住房小区蓝图绘就,首期602套住房已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据悉,1至6月份,该县洋峰垦殖场共完成生产总值8000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055万元,向上争资630万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24万元,上交财税86.5万元,均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