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乘风破浪会有时 永新力解"三道题"促"三农"发展

热度215票  浏览2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2年8月14日 10:15

乘风破浪会有时

——且看永新力解“三道题”促“三农”发展

□龙艳红、刘益明

“今年上半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82797万元,同比增长5.2%;全县预计总产量12.89万吨,同比可增长0.4%,连续八年增产……”这组数据犹如一串音符,奏响了永新县“三农”发展的最强音。且看永新如何破浪前行,力解“三农”发展“三道题”。

资金从哪儿来——资源引、财政挤、向上争

用资源换“白银”是该县破解资金难题的第一招。他们创新理念,加强农业招商,广泛吸引县内外客商带资金、带技术、带市场到永新投资农业,形成农业综合开发的热潮,把山水和林木等潜在农业资源转化为农业发展的现实资本。烟阁乡长富村杂草、杂木丛生的2000亩荒山,被返乡创业青年李小江按每年14元/亩租赁后,摇身一变成了“金山”,成功吸纳5000万元创建恒龙白茶基地,年产干茶2.5万公斤,产值7500万元,直接增收350万元。

尽管永新财政比较“穷”,但投入“三农”经费却从不“吝啬”,在维持每年“三农”刚性投入2亿多元的基础上,新增财力重点倾斜于“三农”,今年更是上升至3亿元,确保惠农强农政策全面落实。同时,抢抓被列为国家首批扶贫开发重点县、纳入罗霄山脉连片扶贫县的机遇,用足用活政策,紧紧围绕农田水利、农村交通、农村文化等重点领域,积极争取中央“三农”投资更多更大份额。

农民到哪里去——就地消、县内转、跨省输

要想鼓起农民的腰包,关键要减少农民、转移农民。永新将30万农村劳动力就地消化一批、县内转移一批、跨省输出一批,疏通了由县内一步步迈向省外的三条重要渠道。

该县通过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用工业化理念提升粮油、蚕桑、蔬菜等传统产业,加快培植壮大井冈蜜柚、金银花、白茶等特色产业,吸纳稳定了10万以上农民就业;通过工业化、城镇化反哺和带动农村农业发展,转移一批剩余劳动力。同时,加快打造湘赣边界中心城市,强攻小城镇建设,全力打造一批中心城镇,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大力吸纳农民、聚集人气。目前,该县近3万余农民进县城就业。5万余农民在小城镇购房经商、就业创业。充分发挥劳动就业部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中介作用,为农民跨省就业牵线搭桥,实现劳务输出由分散式向组团式转变,真正让永新人走南闯北、就业创业。如今,该县每年在外务工农民突破10万人,全县打工收入超15亿。

乡村怎么建——坚信念、立实际、抓环节

“新农村建设不是大拆大建、大砍大伐、推山填塘,而是要保护农村生态,在保持农村原貌的基础上体现农村特色,从而建设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的美丽乡村。”永新始终坚定着这一信念。近年来,该县立足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打造湘赣边界人居休闲中心的实际,把保护生态摆在首位,突出整治村容村貌,着力培植特色产业,抓好环境、经济、稳定三个环节,把“五美”标准落到实处。

在新农村建设中,该县沿县城、工业园区、中心镇所在地“三边”和出境公路沿线“一线”,推进“三清三改”工程,坚持村镇联动、集中连片,高品质建设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圈和交通沿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带。同时,该县强化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大力扶持恒龙白茶、森源中药材等龙头企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带动特色基地建设,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工程,在全县打造100个以上的特色产业村。

另外,该县充分发挥村组干部的作用,盯住敏感时段、重点部位,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如今,全县涌现了一批生态型、产业型、观光型、山区型、城郊型、低碳型、文化型新农村。

顶:10 踩:11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29 (66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02 (63次打分)
【已经有65人表态】
9票
感动 感动
10票
路过 路过
9票
高兴 高兴
7票
难过 难过
8票
搞笑 搞笑
8票
愤怒 愤怒
8票
无聊 无聊
6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永新夏粮收购进展顺利 现已收购粮食800万斤
  • 下一篇:永新种粮大户黄培龙早稻总产量达3000吨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