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固本筑堡垒
强基固本筑堡垒
青原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纪实
六月的青原大地,绿意浓浓,生机勃发。在社区小巷,社会管理网格化建设快速推进;在机关企业,树标杆、争一流成为共同价值追求;在田间地头,到处都有党员忙碌的身影;在项目建设一线,“5+2”、“白+黑”工作干劲演绎得淋漓尽致……
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如一股强劲东风,为建设“五区”青原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开创党建新格局
基层组织建设是个老话题,老话题如何才能抓出新成效?该区针对基层党组织类型多、领域广的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五工程十项目”总体思路,把准脉搏,分类推进,整体提升。
该区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发展为抓手,全面实施基层组织建设“五大工程”,抓好“十大项目”:实施基层党组织书记素质大提升工程,抓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项目和提高村干部“双带”能力,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实施基层党组织机构全覆盖工程,抓好能人协会及其党组织建设项目,实现各领域党组织组建率全覆盖;实施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大推进工程,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十百千规范化建设项目和机关企事业党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项目;实施党员干部作风大转变工程,抓好党代表工作室项目和立足岗位争先进,创先争优作表率项目;实施党建工作满意度大提高工程,抓好实施党内关爱,强化党员归属感项目和“支部+能人协会+基地+远教”四位一体工作模式项目。
“五工程十项目”找准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结合点和突破口,全区基层党建工作呈现出活力迸发、百舸争流的可喜局面。
激发党建新活力
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该区创新思路,创新方式,创新载体,积极创建青原党建示范带。
该区选择40个不同类型的基层党组织进行规范化建设,推出了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新圩镇党委、全省“三培两带”先进基层党组织流坊村党支部、全国创建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新生社区、全国“平安家庭”先进示范社区邓家社区,以及全国劳模、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李友礼,全国模范调解员杨慧芝等一批先进个人。深入开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大会战,全力打造集党建、文化、计生、卫生、治安和远程教育功能为一体的村级活动阵地。全面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积极探索“支部+能人协会+基地+远教”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将远程教育网络向园区、景区和村落社区、种养大户等拓展延伸,涌现出梁仁俊、刘汉湘等一批学用典型。
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在社区建立“社区服务工作站”,让社区“小网格”实现“大作为”;在非公企业开展“双强六 好”活动,推进企业党建;在机关大力推进党建标杆化,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位;在流动党员中,设立8个驻外流动党支部,实现流动党员100%持证、100%受到党组织教育;在农村能人协会和特色产业链建立协会党支部、产业党小组,吸纳各类乡土人才860名……
旗帜招展力量无穷,伴随党建活动的深入推进,青原党建品牌越擦越亮。
架起干群新桥梁
一个党组织就是一座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鲜艳的旗帜。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该区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干群之间架起一座新桥梁。
该区多层次开展“立足岗位争先进,创先争优作表率”活动。机关党组织以“立足岗位比奉献”为主题、农村党组织以“当好带头人,建设新农村”为主题、街道社区党组织以“增强凝聚力,构建新社区”为主题、村能人协会以“争当创业致富带头人”为主题……人人争当标兵、事事争创一流,形成党员干部亮身份、作表率的局面。
同时,该区深入开展党员“先锋创绩”活动,结合岗位职责和招商引资等中心工作,组织党员开展业务技能竞赛和工作创新竞赛等活动。大力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承诺制、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党员义工和党员志愿者等活动。
该区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联系2-3个村(社区)、非公经济组织或社会组织党组织,正科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联 系1个村(社区)党组织。该区科学确定结对共建对象,即党群部门联“弱村”、政法部门联“乱村”、经济部门联“穷村”、文化部门联“富村”、涉农部门联“专业村”,县级干部帮扶特别困难户、科级干部帮扶重点困难户、一般干部帮扶一般困难户,让挂点帮扶活动竞相发展。
该区建立党员扶助金,对困难党员和老党员、老干部开展“一补二探三访四送”活动,对创业党员贴息帮扶。在全省率先实行对农村(社区)老党员财政固定补助机制,对70岁以上农村老党员每月发放固定补助,在全市率先将村干部纳入城镇养老体系,对离任村干部按月发放生活补助,有效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