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里的“护二代”
在吉水的各个林场,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收入微薄,甘守寂寞,任劳任怨,在远离人烟的群林中坚守,保护着我们的绿水青山,我们的天然氧吧。5月21日,笔者走进吉水县基层林场,探访深山卫士的平凡生活。
在笔者走访的四个林场中几乎所有的护林员都是继承父亲的衣钵,成为深山里的“护二代”。白沙林场的刘长兴,30出头就有了14年的护龄,年纪轻却也是林场的老牌护林员,他父亲更是在护林员这个岗位上坚守了37年。刘长兴从小就受到父亲的影响,熟悉山里的一草一木,喜欢山里的花鸟鱼虫,在儿时,他就深深爱上了这片翠绿。1988年林业局招工,他毫不犹豫地选择终日与山林厮守,做一名普通护林员。“尽管工作辛苦,但每天都能呼吸新鲜空气,还能锻炼身体。在山里走走,心胸也变得宽广,什么烦心事都没了。”刘长兴乐呵呵地说道。
由于该县林场面积广,护林员相对又比较少,平均每个护林员一天至少巡山20公里,巡护林地5000多亩。无论是艳阳高照,还是雷雨交加,他们始终坚守岗位,迎难而上,永远与林地在一起。天麻麻亮,他们就要起床随便吃两口饭,带上袖标、胸卡和镰刀,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去年元月的一个下雪天,螺田林场的周秋平在马梅岭林区巡山时发现有数段木头藏匿在树 丛中,为了不打草惊蛇,他和工友决定就地蹲守,冒着严寒,忍受饥饿,直到凌晨五点,小偷开车过来准备将锯好的木头运走,他们三人立马将小偷抓住,来了个人赃俱获,既为林场挽回了36000元损失,又打击了偷树贼嚣张的气焰。
乌江护林场李建军在吊仔前护林组已有四年了,这是吉水和永丰交界的一个护林组,也是乌江镇最远最偏的一个护林组。笔者来到李建军的住处,呈现在眼前的是三间破旧的青砖房,墙脚还有几处裂缝,感觉随时都有可能倒塌,下雨天桶子装水都不够用,冰雹天都没地方可以躲。由于这里地处偏远,没水没电,其他的生活用具就更不用说了。李建军告诉笔者,他每天要走好几里路去挑水,更为糟糕的是,这里环境恶劣,百脚虫、蛇、蚊子出没是常事。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抱怨,始终坚守在林区第一线,确保林区平安。当笔者问他是什么信念使他一直坚持到现在,他笑着回答:“我不懂什么信念,我只知道,吃了这碗饭就要把这个工作做好。”
据了解,该县目前共有护林员103名,平均工龄都在15年以上。正是在一代又一代护林员的守护下,多年来,吉水的林场从未发生过重大火灾,偷树贼越来越少,山上的树种越来越多,2011年,吉水县先后获得省春季森林防火平安县、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林地管理先进单位、市林业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