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大山深处有个百岁婆婆“飞针走线”

热度106票  浏览1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2年6月06日 09:35

方五兰婆婆在儿子的帮助下编织五彩带

李建平、记者刘娇/文郭裕标/图

听闻遂川县高坪镇有个百岁婆婆“飞针走线”,近日记者便慕名前去采访。在当地镇村干部的带领下,记者一行沿着蜿蜒的山区公路向大山深处进发,几经周折,终于在一个移民小区里见到了她——方五兰婆婆。

百岁老人眼明耳聪

眼前的婆婆看上去根本就不像一个百岁老人。听说有记者要来采访,她早早就和儿孙们在家等候。一见到记者,她便热情地招呼入座,那稳健的步态,吐字清晰的言语,就像一位刚刚年满六十的老太太。

随行的镇政府干部今年在这里驻村,婆婆一眼便认出了他,还亲切地叫出了他的名字。听力也出奇得好,楼上轻轻的一声猫叫,她便提醒儿子要上去看看腊肉是否被偷吃,真的让人好生惊奇。

直到老人的儿子拿出户口簿,上面清楚地记录着婆婆的出生年月为1913年5月23日,记者才确信,她是一位百岁老人。

据了解,方五兰18岁时嫁入现在的郭家,生下了六子五女,由于旧社会的穷困和极差的医疗条件,只养大了一个儿子和三个女儿。

婆婆告诉记者,她的前半生都是在贫困中度过的,旧社会的土地全部掌握在地主手里,她只能租地耕种,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婆婆说,那时候她吃得最多的就是苦菜、豆叶(大豆苗的叶子)和蕨渣(一种蕨类植物,根部可以提取蕨粉,蕨渣就是提取蕨粉后剩下的残渣,蕨粉也是过去农民的一种粮食替代品)。好在她身板硬朗,长期艰辛的劳动反而炼就了她硬朗的好身躯,即使风吹雨淋,也很少感冒。

每顿半碗糯米酒

据婆婆的家人介绍,婆婆每天晚上8点钟之前必须睡觉,入睡后的睡眠质量也很好,晚上一般都不起夜。凌晨五六点钟,婆婆便起床,在房前屋后走走,打扫卫生。

婆婆的饮食简单又略显特别,每顿必吃一碗米饭,并喝上大半碗自家酿制的糯米酒。家人吃什么她就吃什么,肉食蔬菜以及野菜样样都行,不必为她单独准备饮食。

婆婆的衣着整洁干净,平时还能自己洗晒衣裳。在她居住的屋子里,四层的楼房她每天得爬上四五个来回。八十多岁时,婆婆还可以从田地里把满担的谷子挑回家;快九十岁时,她还可以爬上大树摘木梓,后来儿孙们怕太危险了,才制止了她。

即使家人不让婆婆做事,婆婆依然不闲着,擅长穿针引线的活儿,尤其喜欢编织五彩带,全部送给亲戚朋友,看到亲戚朋友用她做的手工品,老人就特别高兴,很有成就感。

生性乐观坚持锻炼

婆婆的儿子告诉记者,母亲从小就在这大山深处的茅坪村长大,这距离高坪圩镇有近10公里,1999年才有通村公路。原来上街都要走两个多小时。闭塞的交通反倒保护了这个地方最原始的生态环境。茅坪村山清、水甜、空气清新,是一般城里人无法享用到的。母亲一生做人坦坦荡荡,就跟这大山一样娴静。

“婆婆一生都是在劳动中度过,劳动给了她健硕的体魄,也给她带来了快乐。她每天坚持爬楼、散步等方式锻炼。

婆婆无论遇到多苦的事,都能乐观向上,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一生中很少跟别人计较什么,从来没有跟邻居旁人吵过架、红过脸。”曾孙媳妇笑呵呵地告诉记者,帮太婆婆盛饭是过门不久的她每天必做的事情。

顶:7 踩:5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3 (27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13 (32次打分)
【已经有35人表态】
5票
感动 感动
6票
路过 路过
4票
高兴 高兴
3票
难过 难过
5票
搞笑 搞笑
5票
愤怒 愤怒
4票
无聊 无聊
3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我市首次引进经济技术类外国专家
  • 下一篇:要从赣州滑到北京这位老人真不简单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