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上泥土多 心中真情浓
脚上泥土多 心中真情浓
遂川县公安局一名政工民警的走访日记
“我的脚上沾满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遂川县公安局在“学井冈山公安局经验,争创人民满意公安”活动中,发动全局民警深入到群众中征求意见、防范宣传、调解纠纷,机关科室与派出所结对联系,用脚步丈量警民的距离。
笔者所在的遂川县公安局政工科与高坪派出所结对,到了汤湖、高坪两个乡镇走访,夜灯下,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了走访过程中的点滴。
■走访日记之一——初访告捷
5月12日星期六阴“学先进创满意”活动已开展好一段时间了,各派出所的走访工作已是如火如荼。处理完手头的工作,今天,我们来到结对联系的高坪派出所。
早上7时许,我们从县城出发,一个小时左右,便到了狗牯脑茶原产地——汤湖。今天走访的就是汤湖村,我与高坪派出所民警分成五个小组,每组由一名村干部带路,我与村治保会刘主任一组。
说干就干,坐上刘主任的专车——两轮摩托就出发了。我们这组是汤湖村的秤钩弯。秤钩弯据说形似“秤钩”而得名,村民多以叶氏居多。
来到第一户村民家中,由于还没进入状态,向群众介绍起来还不是很自然,有些问题也问得不透彻,村民对我的到来感到突然。
到第二户村民家中,进门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后,便向群众“推销”起《便民服务手册》来,说里面有关于防盗、防骗的知识,并举出例子来。这招果然灵,村民很感兴趣,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特别是对近来花样不断翻新的诈骗,更是有着共同的话题。
接下来,按着套路,见机行事,走访的相当顺利。有的村民在采茶叶,便以今年的茶叶行情入题,有的在田里忙活,便问什么时候插秧。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留下了我们走访的足迹。不知不觉,一个上午,走了近二十户。
下午,我们来到了汤湖村的东大门——玕山村。翻过一座山,我们到了村民老吴家,这也是我们这组最远的一户。
黄昏时分,天空下起了小雨,滴在身上,凉凉的,深吸一口气,湿润的空气夹着泥土的气息、草木的芳香,沁人心脾,伴随着一天的快乐,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舒展着。
■走访日记之二——风雨兼程
5月13日星期日中雨由于派出所住房紧张,我住在高坪镇政府的客房里。早上醒来,听到房后有哗哗的声音,便急着起身去看。只见云雾已锁住了山头,雨像瓢泼一样,今天这样的天气,能走访吗?在镇政府食堂用过早餐后,王教导员带着我们赶赴今天的目的地——高坪镇禾坪村。禾坪村有1400多人,分布在17个村民小组,地广人稀,一户一个山头。
一进门就与村民叽里呱啦攀谈起来,我与同事调侃说,这样走街串户,群众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民警也搞推销员了呢。
别说,还真有这样的群众。回想昨天在玕山村瑶埂组走访时,由于就在遂桂公路上面几十米,还没到村民家的晒谷坪,几个聚在一起的妇女就嚷起来:“又来卖什么东西了?”我赶紧说:“我们是公安局民警,既不卖东西,也不买东西,而是来免费赠送书的。”赶紧拿出制胜法宝——《便民服务手册》,有了这做媒,这几位背上背着孙儿孙女,称得上“奶”字辈的村妇们围了过来。我跟她们讲,对来上门推销的人要特别注意,不要轻易买推销员的产品,以避免上当。
今天的雨特大,但挡不住前进的脚步。谈话间,我们又登上了另一个山头……
■走访日记之三——勇攀坪坝
5月14日星期一阵雨今天是农历四月二十四,每逢农历一、四、七是高坪圩镇的赶集日。早饭后,按照原计划,走访街面店铺。趁着街面人还不多,我们便分两组开始走访,从街头走到街尾,一家一家地去宣传。其实,街面的店主们对派出所的民警都比较熟,每到一家店里,店主都热情相迎。
下午,我们去高坪村农户家。这儿农户特别分散,多数村民在插秧,陪同的郭会计在路边招呼一声,村民们便上来抽支烟,歇下脚,就算是与我们见面。虽是在路边田边,但礼数不能少,征求意见、建议同样谦虚诚恳。只是一路下来,村民们说的都是满意,没有意见。真的没意见?我相信淳朴的村民不会说谎。
最后,来到传说中的坪坝。说是坪坝,其实山的最高处既没坪,也没坝,有的只是山,和田边垒满石块的梯田。郭会计讲,从坪坝的山上翻过去,就是上游县地带了。我想,或许坪坝这名,是因为这座山像一坐坝,将高坪这边的风调雨顺留在山内,形成了独特的气候,才造就了高坪的山清水秀,养育了一方儿女。
攀上坪坝,心胸变得更加宽广,收获的不仅仅是快乐!
■走访日记之四——敬佩村干部
5月16日星期三阴这两天的天气还不错,既无大雨,也没烈日,不冷不热,真适合走家串户,于是大家干劲十足,走访了汤湖镇的高塘村、白土村、围溪村,高坪镇的茅坪村、车下村。走访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几个村的村干部,作风务实、工作有魄力、有威望,尤其是领头雁——村党支部书记。
高塘村党支部书记梁奇惜是80后,在村里工作了六七年,从村会计到村主任,再到现今的支部书记,一步一个脚印,凭的是他自己不断进步与创新,勤劳致富。他自己有一手制茶技术,又有管理经验,是汤湖茶叶 协会的骨干成员,经营着汤湖一个茶厂,平常村里、茶厂两头跑,是一个事业心重、言语不多但很实在的书记。
去年,将村委新办公楼建好交付使用,使得村民信服。
车下村党支部书记张冬梅,是该镇目前在任的唯一一位女性村党支部书记,也是该镇第三位女性村党支部书记。她创办了一个拥有200多名幼儿、10余名教职工的幼儿园,自己既当老师,又任书记,办事麻利,八面玲珑,将两委班子带得相当不错。
向群众的好干部致敬!
■走访日记之五——茗茶情缘
5月16日星期四晴今天下午,我们走访了汤湖移民“金字招牌”良洞村,最让我难忘的是村民以茶致富的热情和茗茶情缘。
在良洞村移民点,一溪两岸,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移民房顺着小溪的走势而建。这里集中了270余户,占了该村人口的四分之三。而这个移民社区,却没有看到哪家有人聚在一起打麻将,也少有闲着的人,偶遇有人在家,也是老人带着小孩。坐下来与他们聊聊,发现村民的幸福密码是那么简单。
良洞村民与汤湖镇其他村一样,都是靠茶叶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家家都有好几亩茶园。近年来,村里茶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村民们都一心投在茶园的管理上,同行的村会计说:“大家忙着采茶,谁都没有心思去搬弄是非,邻居间都是融洽地相处。”黄昏时分,茶农回来,一些茶商也就来到移民点,收购新鲜的茶叶。晚上坐在一起,村民们交谈的是今天你卖了多少,我今天的价格怎么样,大家享受着劳作一天带来的收获。
茗茶,是茶乡人共同的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