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与赶路
□沈志平
总把高楼大厦立交桥当成现代城市的标志。这不错。可我一想到北京东京等地要约友人吃个饭见个面的那个难,就有些恐惧;在沪工作的小孩,每天上班路上要两个钟头。那水泥丛林里的人神经老绷得紧紧的,走路飞快,想散步,做梦吧。
吉安近年城镇化过程中,中心城区得以快速膨胀,且势头不减,是否也会患城市病?
春节时,一位关心吉安老区发展的新疆建设兵团来访者对人讲,走了不少地方,吉安是个可以散步之地!
4月底,吉安籍、中国规划设计院的杨保军点评:吉安城区目前的布局不错,一些工程有品位,有的超过了大城市。
市里请他讲座时,他欣然地介绍现广东省汪洋书记的理念——大城市化解交通难题的“轨道化”与“绿道化”。他建议,吉安城市拓展要看重“绿道化”理念,让绿道形成一张网,市民在绿道里散步或骑车就能达所达之处。杨保军并强调,吉安如果这样做了,就是一个有特色之城!其实,市里请他讲学,包括屡次与“地上天堂”之杭州市来往,目的不言而喻。吉安古诗人李东阳曾有“万家深树里,闻是吉州城”句,满是天人合一意味,吉安正在朝这个方向赶。
本地人对此又是何印象?才两三年,就有了10处城市公园;这几天晚报又报道40多个街心小游园现正在向市民征集名字;去年江西十大新景吉安有三,其庐陵文化生态园处于市区、人为打造,做足了文化、景观、生态文章而被人刮目相看。市民不单单从媒体上读到吉安的思路,更多是能从日常生活工作中阅读吉安的秀美。有几拨朋友对笔者谈到,因为吉安近年来建设发展了,结果房价比其他类似城市涨得快。看似抱怨中藏着明显的自豪。
一个原生态的城是可以散步的,一个快速膨胀的城却难说。吉安正在全力打造大气、秀气、雅气之城。让百姓有散步的地方且有散步的心情,就必须环境好、就业足、收入增。这对建设者而言,意味着“赶路”。须知,建设一个可以散步之城,要用心、要花钱、要驮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