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黄陂洲村:打造优美村庄 建设村民们的心灵家园

热度8票  浏览1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2年5月20日 09:57

黄陂洲“三种”

□首席记者张晶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之所以脍炙人口、传诵千古,在于他描绘了一个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家园:宜居宜业,更是心灵归属。永新县龙源口镇黄陂洲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将文化的种子、文明的种子种入乡村大地,让农民的家园意识生根发芽,注重打造优美的村庄,更注重建设村民们的心灵家园。

种“文”——民俗沃土绽奇葩

“钗来盾挡套路明,刀光闪闪声威壮;八个阵式变幻多,或攻或守章法强……”逢年过节,黄陂洲村民都爱端出村里的“民俗餐”——永新盾牌舞招待客人,在煞有气势的滚、打、舞、对中快乐自己、愉悦乡民,村民们既是观众,又是演员。改“送文化”为“种文化”,让农民从文化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是黄陂洲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点。

富而思文,富而思乐。随着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送下乡的文化毕竟杯水车薪难解农民饥渴,“种文化”才是根本之举。黄陂洲充分挖掘永新文化因子,发挥独特的人文优势,引导村民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永新盾牌舞、永新小鼓等表演,既自娱自乐,又传承民俗文化。这边是动,而村里随处可见的“刘沆挂袍”、“八砖千古”等永新古老传说和历史名人的静止招牌,也让游客充分感受到浓浓文化气息。亦动亦静间,永新忠勇信义的文化底蕴深入人心,永新非物质文化奇葩美丽绽放。

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自然会想到黄陂洲独特的传统技艺——编织红军斗笠。如今在黄陂洲,大至八九十岁老人,小至七八岁孩童,村里几乎人人会编、个个会织。由于美观大方、经久耐用,更由于人们特殊的红军情结,这里的红军斗笠不仅卖到了周边,更形成了产业,卖到了吉安市内外,成为旅游佳品,全村一年销售达6至8万顶。“就编织红军斗笠这一项,一家起码增收1万元。”60多岁的尹细柏不用出远门,带着老伴和两个儿媳,坐在家里发“斗笠财”。

文化为底,巧水织就,黄陂洲浸润了浓浓文化底蕴的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每年前来观光旅游者达5000余人次,农民人均增收200元。“找了乐子、富了脑子、鼓了袋子”,村民们喜称。

种“绿”——步移景换满目春

遮天蔽地的古树,古朴典雅的民居,洁净宁静的村道,野碧风清的环境……走进黄陂洲村,顿感别样韵味。最惹人心动的莫过于那参天的古樟林,茂密葱茏,绿叶掩映,时而可见村民在树下吟唱,景色与人文合一,尽显自然和谐。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牛栏、厕所遍布的破旧杂乱地。

“拆了60多幢牛栏、厕所,近1万平方米,全村400多棵樟树全部保留,没有砍掉一棵”,村民颇有自豪感。

“保持生态特色,美化人居环境”,这是黄陂洲村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大理念。镇党委书记王佐介绍,该村美丽乡村建设注重利用村庄的自然生态环境,做到建设前科学规划,建设时依山傍水,不砍树、不填塘、不破坏植被生态,让村庄保留自然生态景观。尤其是针对村里古樟绕村的天然环境,积极发动群众保护古樟树,使规划和农民建设都在保护古樟的前提下实施。“房子可以拆,樟树不能动”,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如今,掩映村庄的一排排古樟绿叶婆娑,仿似和村民们友好示意,又好像是村庄守护神,守望着历史变迁的脚步。

严格执行村庄规划,合理拆旧建新,是村里打造洁净优美环境的一大诀窍。

绝不能占用耕地、绝不能擅自建房、统一房屋高度……村理事会对农民建房有一套规程,引导村民遵守规划建房,合理拆旧建新,既解决了村庄脏乱差问题,又腾出了土地,便于农民建设,实现了节约用地。而因为人口繁衍,拆旧建新无法满足村民需求怎么办?村理事会早就筹谋在先,对全村的闲置用地进行通盘考量,科学调配。

环境在变,公共服务也在变。400多村民的黄陂洲村,如今设立了村民说事室、便民医疗点、移动便民服务点、农技便民服务点。“说话有人听、烦恼有人解、看病有去处、缴费不出村”,享受着现代文明和如画美景的黄陂洲人,村民们爱村护村的自觉性、自豪感倍增。

种“志”——自主自立建家园

秀美的生态风光,纯朴的村情民风,引不少游客前来参观旅游。可吸引游客的不仅是这里的美景,更有黄陂洲人不寻常的“志”,自立自主建管家园的志气。

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是关键。黄陂洲去年一年就投入建设资金50多万元,除上级支持资金外,村民自发捐助资金超过10万元,户均捐款达到1000元,在外工作的黄陂洲人也主动加入到建设家园的行列中来,最多的一人捐款达到5万元,使资金难题迎刃而解。

自立建家园,更自主管家园。“物业管理”被引进了黄陂洲。村民集体出资,聘请了两名专职保洁员进行全天候村庄保洁。村里制定了《村容村貌整治及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对卫生、自来水、花草树木及人行道管护作出了明确规定,在教育村民自觉维护公共设施的同时,用制度约束人,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提起建管美丽乡村,不能不提村里的理事会。一般农村的理事会由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等组成,处理事情来有时难免有心无力。黄陂洲村理事会理事长由行政村支部书记担任,做到真正理事有方、管事有法、干事有力。同时在村小组成立由行政村支部书记任小组长的党小组,党组织、党员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心骨。拆旧建新中,党小组成员尹细庄一家涉及11幢建筑要被拆除,他二话没说,主动拆除,为村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支部书记不参加理事会,理事会搞不好,一定要把党组织延伸下去,特别是延伸到为村民的服务管理中。”王佐深有感触地说。

播下一粒种子,收获一片森林。籍着美丽乡村建设先进理念、科学理念的播洒,黄陂洲人将扎实收获美好、收获幸福、收获明天!

顶:1 踩:0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 (0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 (0次打分)
【已经有7人表态】
  • 上一篇:赣西堤项目房屋征收搬迁工作昨日启动 吴敏讲话
  • 下一篇:创新提升廉政文化建设 市纪委向全市征"金点子"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