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晨报]走进我市唯一全国优秀少先队员刘一诺
这个孩子了不得
走进我市唯一全国优秀少先队员刘一诺
刘一诺正在校园电视台进行播音
刘一诺,这名来自吉安师范附小六(5)班的学生,于2011年10月荣获“全国优秀少先队员”的称号。这是我市近年获此殊荣的唯一少先队员,在此次评奖中全省也仅有9名少先队员获得这一称号。这个喜讯一经传开,“好学生”刘一诺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好奇和关注,品学兼优、踏实懂事、乐于助人……这些都是与刘一诺相处过的老师、同学对他的评价。近期,晨报记者来到吉师附小,近距离了解这名优秀学生。
师生喜爱的校园之星
今年12岁的刘一诺,是一名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好学生。他勤奋、踏实、懂事、好学,深受老师及同学的喜爱。据了解,除了“全国优秀少先队员”这个荣誉之外,在他个人的荣誉榜上,还有很多含金量很高的奖项。例如“全国第九届宋庆龄奖学金”、“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科幻画三等奖”、“全省十佳优秀少先队员”等等。
谈到刘一诺,吉师附小的校长胡梁竖起了大拇指。他笑着对记者说:“刘一诺同学总是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兴趣广泛,如乒乓球、跑步等体育锻炼;播音主持、绘画朗诵等文艺表演都很在行,的确值得全校2108名学生去学习。”
“课堂上精力集中、思维活跃;课外爱阅读、善学习、涉猎广泛。”刘一诺的班主任廖老师毫不吝惜自己的溢美之词。廖老师从二年级开始,一直担任刘一诺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对她来说,刘一诺的情况是了熟于心。她对记者说:“在班上,刘一诺表现出了相比其他同学更为成熟的一面,学习中能够沉下心去勤奋努力,活动中能够花心思去积极对待;在家里,刘一诺是父母的小棉袄,孝顺懂事的他总是让父母很省心、很放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刘一诺目前所体现出来的出类拔萃,除了自身良好的天赋与素质之外,还与良好的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分不开。
据吉师附小的胡校长介绍,学校在教育上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尽可能地开发每个学生的潜力。胡校长说,小学阶段是每个学生成长道路上非常关键的时期,学校也深感责任的重大。一方面,作为小学教师,全校教职工都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去教书育人,摒弃单用分数来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校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兴趣小组等各项活动,为学生提高综合能力创造平台。
家长心得:肯花心思,注重细节
父母是天然的教师,他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导师。刘一诺的父亲刘洪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其实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上都肯花心思,只不过有的时候缺少一把引导孩子步入良性之门的钥匙。”
据刘洪良介绍,他和妻子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比较注重细节。其一,刘一诺父母关系和睦,也会多花时间来陪小孩,给孩子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其二,在教育孩子时注意自身的言行,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例如在道路上行驶遵守交通规则,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好的习惯。其三,父母总是通过各种用心良苦的办法来鼓励刘一诺,例如通过一些适当的奖励机制,让孩子更有学习的动力;让孩子经历一些养鸡、养蚕等实践活动,帮助孩子树立起劳动观念和节约意识。其四,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及时掌握孩子的变化,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当孩子犯错时要帮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所在,告诉孩子要勇于承担责任;当孩子获得一些成绩时,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继续鞭策他;当孩子有不好的习惯时,要及时跟孩子交流、沟通,注意引导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