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原山志》出炉
专家学者执笔 历时两年有余
《青原山志》出炉
本报讯(彭生苟)被誉为“山川第一江西景”的青原山在清康熙年间首修《青原志略》,民国时期续修《青原山志》后,60多年来尚无一部全面系统反映青原山历史和现状的新志书。2009年,青原区政协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青原山旅游开发建设的总体部署,决定新修《青原山志》,专门成立了编委会,聘请市、区专家学者执笔。历时两年余,近日,已出炉。
据了解,新编《青原山志》内容不设时间上限,自有青原山史料记载始,下限为2010年,部分图片内容下延到2011年。分自然环境、禅宗道场、道教仙坛、心学讲坛、名人游踪、艺文、文物、杂记、区域发展、旅游等章节,成书30万字左右,记述范围为:以青原山及周边山系为中心,即广义的青原山,其范围为:东起嵩华山,南至西华山,西至赣江,北界天玉山。新编的志为该区策应市委、市政府旅游发展“三山”(井冈山、青原山、武功山)战略,打造吉安中心城区休闲后花园的运作之作,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是对外宣传推介青原,促进快速崛起、奋力进位赶超的需要。此书坚持求实,体现科学性;突出特性,体现地方性;力求创新,体现时代性。
据悉,由人民政协组织主持编纂山志在全国尚属首次,为景区修志在我市尚属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