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人本棚改住有所居-马铺前棚户区改造动迁工作纪实

热度75票  浏览2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2年4月24日 06:50

人本棚改住有所居

——吉州破解马铺前棚户区改造动迁工作纪实

马铺前棚户区动迁工作正在进行中。 本报记者曾謇摄

在马铺前棚户区改造项目动迁工作中,吉州区在具体操作和实施过程中真正做到人性化拆迁、友情化操作,较好地把党的群众工作优势转化成为群众谋福祉、让群众得到实惠的具体行为,有效破解“世纪之拆”。目前,马铺前棚户区改造动迁工作进入扫尾阶段。截至2012年4月19日,马铺前棚户区改造项目累计测绘评估251户,累计签订拆迁协议249户,累计搬迁240户。

棚改:生活有了新盼头

  近日,我市中心城区马铺前棚户区的村民刘自生生活有了新盼头——住上宽敞明亮楼房,摆脱基础设施不全、脏乱差的棚户区生活。64岁的刘自生大半辈子居住在自家低矮潮湿的旧砖瓦房里,做梦都没想到晚年还能搬进设施齐全的楼房,过上幸福新生活。

由于棚户区改造项目落户马铺前,刘自生得以旧房换新房,获得了两套电梯房,一套两室两厅,一套三室两厅,这让刘自生全家高兴不已。想想自己之前的居住环境,刘自生感慨不已:“由于地势低,自家砖瓦房经常积水,一下雨,水就不停地往房里灌。无论是雨天或晴天,房里总是潮湿,关节因此落下了病根。”不仅自家房子居住条件差,住宅周边环境也常常让刘自生闹心。马铺前虽然地处中心城区繁华位置,但是这个“城中村”丝毫不受浓厚的城市氛围影响,依然固守着农村习俗。几户人家共用一个土茅坑,道路灰尘飞扬,垃圾随处可见,卫生状况令人烦心。

说起棚户区改造,刘自生满心欢喜:“要不是国家政策好,拥有两套商品房我想都不敢想。现在终于可以住上好房子,生活有了盼头,日子过得更滋润!”

  “世纪之拆”:老大难问题终化解

  马铺前棚户区改造项目一直是吉安市重点项目,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马铺前地处市中心繁华地段,南接鹭洲东路,西连井冈山大道,毗邻文山步行街、米西宾馆等。正因如此,改造马铺前,对于提高城市品位、城市景观,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政府就开始计划对马铺前区域的开发,但因各种原因,动迁工作搁置。十几年来,动迁工作停停走走,但是无论是政府还是群众,对这片区域的期待与愿景从未停止过。跨越二十世纪,立足二十一世纪,开发马铺前的壮志再次被激发,各界又开始酝酿如何更好地改变这个“城中村”现象,如何让该区域的百姓享受城市文明发展的成果,为棚户区居民打造美丽幸福家园。终于,2011年9月14日,市第三次党代会召开前夕,刚到位不久的吉州区新一届领导班子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第四次启动马铺前棚户区改造项目,标志着马铺前历史性的巨变。经过具体细致的调查摸底工作,最终确定总拆迁254户,涉及产权户378户,总拆迁面积4.64万平方米。拆迁工作向来是令政府头疼的“硬骨头”,而这片区域的复杂情况更是超乎人们的想象。

马铺前拆迁地块人员结构复杂,民风剽悍,农民、居民混居,且治安状况差;与此同时,房屋性质复杂,有农房、居民房、小产权房、土改房、房改房等,改造、扩建,乱搭乱建现象严重。如何让不同的人群,不同性质的房屋找到适应的政策也煞费心思。通过实践经验积累总结,现在马铺前实行的是棚改政策、农房改策、城市房屋政策三种政策的有机糅合。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让利于民,在平衡群众利益中保障民生,真正做到人性化拆迁、友情化操作。

破冰之旅:百余干部下基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马铺前棚户区改造项目历经波折,一方面群众改善居住环境的需求迫切,另一方面项目实施困难重重。要维护政府公信力,要提升政府敢作敢为的形象,就必须帮群众把这个“烫手山芋”解决。

项目之初,吉州区政府从各个部门选调百余名精兵强将,组成24个工作小组,不舍昼夜,奋战在棚户区改造现场。吉州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动员部署,要求各工作组每天一小结,挂组区领导3天一调度。区领导坐镇指挥,现场协调调度,与动迁对象亲切交谈,耐心细致地为动迁群众答疑释惑,帮助群众解决切身问题;工作组人员“硬着头皮、磨破嘴皮、饿着肚皮、走破脚皮”,上门入户,向群众宣传拆迁政策,同时切实为拆迁户排忧解难,开展各种送关怀、送温暖活动,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尽量为他们做实事、办好事:帮助拆迁对象小孩解决入学问题;协助拆迁对象办理社会养老保险;调解拆迁对象兄弟多年积怨和矛盾,促使兄弟间关系缓和等。工作组的诚心帮助和贴心服务也感化了拆迁对象,使拆迁对象真正体会到工作组是为他们服务,是可信赖的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大多数的拆迁户态度有了明显改善,主动配合拆迁的增加了,拆迁工作效果明显了。

如何人性化拆迁?白塘街道工作组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马铺前169号拆迁户刘金根身患癌症,家庭困难。在他住院期间,工作人员自备水果等营养品到医院看望;他出院后,经常到他家看望,询问他有何困难,是否需要帮助,从不主动与他谈拆迁、搬家等事。当他得知拆迁情况时,我们才将马铺前拆迁进展情况告诉他,经过一段时间后,刘金根主动要求评估、签协议,并按照规定的时间搬了家。搬家前,他电话通知工作人员,并感谢工作人员对他家的帮助,让他体会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淡化了拆迁离家的忧愁。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有些拆迁户在外地,工作人员不辞辛苦,千里迢迢寻找拆迁户;有的工作人员为了和拆迁户搞好关系,经常自己出钱买水果等物品慰问拆迁户;还有的工作人员了解到拆迁户存在生活困难,积极为拆迁户想办法,解决困难。春风化雨润心田。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拆迁户与工作人员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马铺前棚户区改造项目挂点领导之一的吉州区政府副区长姜志明认为:“这一次次的破冰之旅,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升了政府形象,锤炼了干部,促进了和谐发展。”

顶:7 踩:2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71 (21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39 (18次打分)
【已经有27人表态】
4票
感动 感动
3票
路过 路过
4票
高兴 高兴
4票
难过 难过
4票
搞笑 搞笑
3票
愤怒 愤怒
3票
无聊 无聊
2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发小"相遇 竟成盗窃同犯 涉案金额高达20余万元
  • 下一篇:三轮摩托车车速太快翻入水沟中司机不幸丢了性命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