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湖光步步随 品读王萍同志《再游西湖有感》
山色湖光步步随
——品读王萍同志《再游西湖有感》
□叶承旺
日前,笔者于《人民日报》上品读了市委书记王萍同志的散文《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再游西湖有感》,不由感叹其文其境之美、其德其理之深,特别是文中结尾的一句“山色湖光步步随,古今难画亦难诗”,更让我们深有感触。
《再游西湖有感》一文,盛赞2003年动工的“西湖西进”工程,“仅仅用了300天时间,就为世人再现了300年前的西湖胜景”。作者发自内心地道出:胜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是在用心、用情、用义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凡是造福一方、对人民好的官员,人民总会永远记住他。
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在全国各地景点门票一片“涨”声中,杭州西湖景区却推出了“免票制”,还湖于民。“舍掉了一年6000万元的门票收入,却得到了一年9个多亿的产业带动收入”。在“舍”与“得”、“小”与“大”的辩证之中,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境界和胸襟,是一种眼光和魄力。
在作者的妙笔下,西湖杨公堤的一步一景、一草一木、一石一砖,都是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新景观,都是一部鲜活的思想曲,更是流动在历史新征程上的强音符。
“西湖西进”工程,一直贯穿着“保护第一、生态优先”和“传承历史、突出文化”的建设之魂。当前,我们正围绕“文化庐陵、山水吉安”的城市定位,发挥吉安水系发达、秀色迷人的优势,打好山水牌,做足“水”文章,因地制宜建设山水依城、城绕山水、优雅灵秀的城市景观,凝心聚力推进庐陵文化生态园、赣江西堤综合改造、后河“金腰带”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工程,注重融入文化内涵和绿色生态之美,保护庐陵古韵,留下城市记忆,让优雅高贵的庐陵古风与现代时尚的时代气息交相辉映、交融并存,打造独具庐陵特色的城市形象,建设“大气、雅气、秀气”吉安。
“西湖西进”工程,“大到公园布局,小到标识小品……尽显‘古朴、简洁、精致、和谐’之意境。这种意境,同样蕴含在杨公堤上的灯饰、果壳箱、休闲椅、候车亭等诸多细节。”当前,我们正着眼构建“大吉安”城市格局,重点建设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吉水和泰和县城为两翼、以周边乡镇为卫星镇的吉泰城市群,规划彰显大手笔,建设突出大格局。同时,坚持以省市示范镇、吉泰走廊沿线镇及各县(市、区)若干中心镇为重点,打造一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完善、有较强承载能力、环境优美的新型小城镇。“景在城中立,人在画里游”,“正是建设者的这份执着和坚守,为人间、为子孙、为这座城市留下了不朽,镌刻了永恒”。
赞西湖,话吉安。字里行间,折射出来的满是责任与担当。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和“争一流”的使命感,自觉担负起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的历史责任。
最近,省委书记苏荣同志带着对革命老区的深厚感情,深入我市扶贫联系点调研指导,指出“吉安市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静悄悄地在崛起,呈现了非常喜人的发展态势,省委、省政府很满意,很放心!”这是省委书记对吉安发展的肯定和鼓励,我们480万吉安人民要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浩然正气、昂扬锐气,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奋力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