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文风拂面来 龙泉谱华彩

热度197票  浏览2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2年4月24日 00:37

文风拂面来 龙泉谱华彩

遂川文化事业建设扫描

近年来,遂川县紧紧把握文化发展的重要机遇,利用中央、省、市对地方文化事业建设的优惠政策,结合本地特色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如今的遂川,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县文化事业犹如涌动的春潮在龙泉大地上激荡出五彩斑斓的音符,为开展“三城”同创,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遂川添加了新的助力。

文化产业开启新篇

2011年4月,电影《神茶》在遂川汤湖镇举办开机仪式,“狗牯脑”茶被搬上荧幕;2011年5月,在深圳市举办的第七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遂川“狗牯脑”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立设立了展馆;2012年4月,第二届国际“狗牯脑”茶文化节即将拉开帷幕……

一直以来,该县注重把文化与当地产业相结合,建立符合市场需求和当地文化特点,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新型文化产业。通过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等重点文化产业,坚持以文兴茶,把茶文化融入到茶叶的产加销各个环节中。在丰富“狗牯脑”茶品牌内涵的同时,达到艺术欣赏和品牌推介双赢的效果。

该县还主动融入“大井冈”旅游圈,开辟“井冈山——炎帝陵——汤湖”旅游线路,推出集“赏茶山风光、看茶道表演、泡清香绿茶、品绿色佳茗、讲茶言茶语、作茶诗茶画、演茶歌茶舞”于一体的“茶山文化休闲游”,吸引了一大批的省内外游客,旅游的火爆也带动了交通、运输、餐饮等一系列相关产业。

目前,遂川涉及当地文化的产品已达上百个门类,带动10余万人走上致富路,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

群众文化色彩纷呈

“遂川的傍晚是在锣鼓和歌舞中拉开序幕的。”这是每一名遂川人最深刻的感受。每到傍晚,遂川的公园、广场和社区都是人山人海,有的散步休闲、有的放声高歌、有的打拳、有的翩翩起舞,腰鼓队、舞龙队、秧歌队等民间艺术团队一个不缺,其乐融融。

近年来,该县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和民间群众性文化的投资力度,推动全县群众文化的开展。投资近亿元的龙泉公园、文化公园等一批精品工程,成为全县广大群众休闲、锻炼、娱乐的宝地,也使全县的城市品位得到大幅提升。群众文化不断发展,全县共有腰鼓队、舞龙队、秧歌队等各类文艺团队数百个,参与人员达3000余人。该县还深入开展“图书下乡”、“送戏下乡”等群众文化活动,受到农民群众热烈欢迎。当下,该县各种节庆文化、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等活动遍地开花,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娱有所在,乐有所方,从而为该县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活力。

红色文化远近闻名

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遂川有大革命时期开辟的第一个红色圩场、有中国第一个县级工农兵政府旧址、有红四军成立以来首次大捷五斗江大捷……丰厚的红色底蕴为遂川红色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该县充分依托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在文化建设中巧打“红色”牌,借助红色文化的无形价值,凸显品牌效应,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倡导红色精神。投资亿元新建了文化公园、草林红色圩场,修缮了工农兵政府旧址、遂万联席会议旧址等,筹备拍摄电影《五斗江战役》,组织以“唱红歌颂党恩”为主要内容的歌唱比赛,深入开展“红色记忆进校园”活动。唱红歌、拍红色电影、修红色旧址等一系列的活动将革命斗争时期遂川那一段段慷慨激昂的红色历史再一次呈现在了众人眼前。

顶:7 踩:9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17 (63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32 (57次打分)
【已经有61人表态】
10票
感动 感动
7票
路过 路过
9票
高兴 高兴
8票
难过 难过
7票
搞笑 搞笑
5票
愤怒 愤怒
8票
无聊 无聊
7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我市“三房”建设取得“两超”
  • 下一篇:QQ群里效能高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