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家乡励志创业
扎根家乡励志创业
安福两农民林业开发小记
连日来,安福县金田乡园背村的王开宇、文明村的王强伟每天带着一群人到高源山上打穴、栽树。看着一株株小杉苗在春雨中挺立,看着栽树民工的身影渐渐接近高源山的胡角顶,王开宇、王强伟别提有多开心了。
王开宇今年42岁,王强伟今年35岁。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两人以兄弟相称。从2005年起他们联合造林,至今已造杉木林、湿地松、高产油茶共2600余亩。创业之初,他们就深知林业开发特别辛苦,一年四季没停没歇。就说今年吧,正月初七兄弟俩就上山了,除了大雨天,几乎天天在山上清山、挖穴、栽树。
园背村自然资源贫乏,人平只有8分地。1992年,王开宇怀揣着梦想南下广东。但他既没资本又没文化,最终一事无成。10年后,他带着不甘的心返回了家乡。不久,他从信用社贷款2000元,在金田圩镇上开了个杂货店,开始了新的追梦之路。2005年,县里启动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全县各地掀起民间投资林业开发的热潮,王开宇有了投资林业的冲动。正在此时,他得到一个信息:有人要出28万元买下好友王强伟的200亩湿地松。王开宇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他很清楚,这块林子是前一年才造的,只花了3万元。王开宇找到王强伟,叫他千万别把林子卖了。“我哪会卖啊,我正琢磨着扩大造林呢。”王强伟早就看到了林业开发的潜力。
王开宇决定加入王强伟的行列,共同开发林业。经过一番周折,他俩共同承包到了1000余亩林地,签下了50年使用权的合同。之后几年,他俩又陆续承包到 了1600余亩林地搞开发。为筹齐足够的开发资金,王开宇一边精心打理原来的杂货店,一边承包了高源水库进行水产养殖。王强伟也没丢弃老本行,继续做建筑生意。2008年,他还与人合资创办了一个养猪场,年出栏生猪数千头。为掌握林业开发知识,兄弟俩经常向林业技术员请教,并与县明月山林场签订了技术承包合同。
开弓没有回头箭,家乡创业正当时。由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苦劳作,王开宇、王强伟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了许多,但他俩不在乎,只要林子长得壮、长得齐,比什么都高兴。兄弟俩透露,他们刚刚又谈下了一块上千亩的林地,准备承包下来造林。
“林业开发又苦又累,但潜力很大,我们不会放弃。”此时的王开宇、王强伟更有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