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公布2012年就业工作任务和就业创业惠民新政
一揽子“就业新政”暖民心
我市公布2012年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和促就业扶创业惠民新政
●今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
●培训机构将实行实名制管理
●高校毕业“启航工程”启动
●创业小额贷款额度提升至10万元
●八大就业惠民政策呵护就业者
●全面实施失业保险市级统筹
●建立“一网五点”就业失业动态监测体系
●三年内全面建立县级人保服务中心和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
■本报记者严爱群
“2011年我市城镇新增就业8.7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1.57万人;全市共发放新版就业失业登记证54000多本,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小额担保贷款发放5.79亿元,扶持个人创业贷款占小额担保贷款总额的83%;全年共争取就业补助资金1.87亿元,安排3110万元购买6065个公益性岗位。”这是4月9日记者从全市就业工作会议上获悉的一组数据。会上,市人保局还公布了2012年的全市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和一揽子促就业扶创业惠民新政。
今年将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
今年我市就业工作仍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首位,重点开展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开展技能培训、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创业推动就业、失业保险征缴扩面、创新公共服务、加强基层平台建设等七大工作。
会议公布了今年就业工作的目标任务:今年全市将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城镇就业率95%;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35万人;继续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7万人,其中省内新增转移4.03万人;全市工业园区培训2.97万人,创业培训0.62万人,其他培训0.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1.5万人,基金征缴4700万元。建立职业见习基地100个,帮助120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见习;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1亿元,还款率95%以上。其中支持个人创业贷款2.156亿元,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贷款0.924亿元,筹集担保基金0.1亿元。
培训机构将实行实名制管理 杜绝虚假培训
关于开展技能培训方面,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局公布,2012年将对培训机构实行实名制管理,制定出台《推进校企对接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加强校企对接。
今年劳动部门将首次对全市承担补贴培训的机构进行检查、清理,将符合要求的培训机构录入就业信息系统,对培训机构和培训过程实行实名制管理,在信息系统中实名反映培训人数,在过程中挤干培训水分,提升培训质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从源头杜绝虚假培训的产生。市本级将筹建一个实训基地,各县(市、区)力争建成一个技能实训基地。
市政府制定的《推进校企对接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将于近期出台,意见围绕全市工业6+1支柱产业,大力实施金蓝领工程,落实培训补贴政策。推动技工院校等培训机构和企业开展以岗前培训、在岗转岗技能提升培训为内容,以订单式、 定向式、学徒式为形式的校企对接。为企业输送大量的技能型、熟练型人才,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实现学校、企业和劳动者三方的共赢,7月将召开校企对接签约现场会。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启航工程”启动
今年我市将启动包括宣传引领、岗位对接、能力提升、专项服务和信息平台等五项计划在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启航工程”。为高校毕业生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建立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加强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组织开展“三支一扶”计划,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镇社区和农村基层就业。每个县(市、区)今年至少要建立4个职业见习基地,全市建立基地100个,帮助120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见习。
同时将加大高校毕业生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大力实施创业引领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3月31日,井冈山大学和吉安市人才交流中心联合举办了2012届医学类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此次招聘会也是我市今年举办的首场行业性人才专场招聘会,共吸引来自省内外医疗、医药制品企业及卫生事业单位的60多家用人单位到会,提供招聘岗位1000余个。
初次创业小额贷款额度提升至10万元
为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今年小贷政策有重大突破,初次创业扶持的贷款额度由5万元提高到10万元,多人联合创业贷款额度提高到40万元,劳动密集型企业贷款额度由200万提高至400万元,“一村一品”项目纳入小贷扶持范围。此外,扶持次数增加。已享受小额贷款扶持的个人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享受再扶持贷款,发放贷款的时间间隔2年以上即可。这条规定实际上意味着创业者可多次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和财政贴息扶持。为加快贷款发放速度,今年劳动部门还将降低担保门槛、简化审批程序,打造“一站式、无障碍”贷款绿色通道,为创业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今年所有县(市、区)将建立一个创业孵化街(园),全市共新增80个创业项目,形成创业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创业培训等“一条龙”服务机制,并及时落实房租、水电费减免等补贴政策,为各类创业人员自主创业提供场所、项目和政策扶持。
八大就业惠民政策呵护就业者
今年劳动者直接享受的就业惠民政策主要有职业培训补贴、技能鉴定补贴、职业介绍补贴、职业见习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失业保险待遇、小额贷款及贴息、创业孵化基地费用减免等八项。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各类公司企业、非正规就业组织和个体户,不论其户籍、规模,均可享受相对应的就业惠民政策。
全面实施失业保险市级统筹
今年将强化失业保险稳定就业,全面实施失业保险市级统筹,目前统筹方案正在加紧制定出台,实现市级统筹要求管好用好失业保险基金,确保失业保险基金的安全。同时加快推动事业单位和工业园区企业失业保险扩面征缴,事业单位参保率将达到90%以上,征缴失业金2750万元,鼓励园区用人单位自觉参加失业保险。今年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将达到21.5万人,征缴失业保险金4700万元,为失业人员及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及相关失业待遇,切实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建立“一网五点”就业失业动态监测体系
一网即连接省、市、县、乡、村五级的就业信息网络,五点即五种监测点统计工作,包括48家园区企业用工监测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监测点、失业动态监测企业样本监测点、离校未就业大学生情况的高校监测点、市县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监测点。今年,通过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的“一网五点”就业失业动态监测体系,实现网上数据采集和就业信息动态管理,逐步提高动态监测水平,准确掌握全市农村劳动力动态流向和企业用工动态变化,全面提升就业服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
三年内全面建立县级人保服务中心和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
基层劳动保障平台是就业工作的重要支撑,是落实就业政策、做好就业创业服务的基础保障。记者从会上获悉,为改变当前我市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标准、服务职能、服务能力等相对滞后的现状,今后我市将加快推进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制定出台公共服务平台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三年内,全面建立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和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吉泰走廊的三县三区将率先建立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今年全市40%的乡镇和吉泰走廊十个卫星镇(永和镇、长塘镇、凤凰镇、沿溪镇、兴桥镇、天玉镇、新圩镇、金滩镇、黄桥镇、螺溪镇)将率先按标准建立劳动保障事务所,连通就业信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