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今或为火箭加注燃料 外媒:挑战底限
朝鲜今或为火箭加注燃料 或金日成诞辰之前发射
朝鲜8日安排外国记者乘专列到位于平安北道铁山郡东昌里的西海卫星发射场,参观“光明星3号”卫星发射综合指挥所和发射塔。
目前“银河3号”运载火箭已经基本组装完毕,但尚未注入燃料。据韩国媒体报道,朝鲜可能于9日或者10日开始注入燃料。
“太阳节”前发射卫星
被邀请的媒体包括美联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日本广播协会、法新社、路透社、俄通社-塔斯社等。
朝鲜方面介绍,“光明星3号”卫星发射重量为91吨,初始推动力为120吨。“银河3号”运载火箭直径2.4米,高30米。
韩国政府一位官员指出,朝鲜已将火箭运抵发射台,可能从9日或10日开始加注燃料,一般这个过程需要2-3天。他还指出,燃料存放在地下仓库里,很难利用卫星观测到。
按照原计划,朝鲜将于12日至16日之间发射“光明星3号”地球观测卫星。韩国另一位政府官员称,天气将成为影响火箭发射时间的最重要因素。韩国政府在分析了外媒记者抵达平壤时间和其他活动日程后推测,朝鲜很可能在13日至14日期间发射火箭,因为4月15日就是金日成诞辰100周年,也就是朝鲜重要的“太阳节”。
燃料或于今日加注
西海卫星发射场总负责人张明进带领70多名外国记者参观了联动试验场和综合指挥所,向记者展示了卫星发射塔和即将发射的“光明星3号”卫星。
记者看到,“银河3号”火箭已经安装在发射塔上,火箭上有朝鲜国旗和“银河3”字样,工作人员正在发射塔底部和中部工作。
据介绍,目前“银河3号”运载火箭已经基本组装完毕,但尚未注入燃料。注入燃料一般需要2-3天的时间,因此朝鲜可能从9日或10日开始加注燃料。
根据中央电视台记者的报道,朝鲜方面组织的参观基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向媒体展示即将发射的卫星,第二部分是参观卫星发射架,第三部分是参观卫星指挥中心。
张明进说,“光明星3号”是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进入轨道后将播放《金日成将军之歌》和《金正日将军之歌》。火箭有自爆装置,不会对别国产生影响。他说,朝鲜发射卫星是为了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和平利用宇宙空间。
张明进同时表示,发射“光明星3号”是为了纪念金日成诞辰100周年,是几年前就计划好的。朝鲜今后还将继续研制更大型的运载火箭,继续发射卫星。
综合《中国日报》、《法制晚报》
日完成“爱国者”导弹部署 为应对朝鲜发射火箭
据新华社东京4月9日电 日本防卫省9日表示,为了应对朝鲜发射卫星,日本已经完成“爱国者3”型导弹在全国的部署工作。
日本防卫省官员大野高明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自卫队已完成在冲绳本岛、冲绳县石垣岛和宫古岛及首都东京的“爱国者3”型导弹的部署工作。此外,载有“标准3”型海基拦截导弹的宙斯盾战舰将在冲绳附近的东海、冲绳近海和日本海进行部署。目前宙斯盾战舰正在赶赴任务执行地的途中。
这位防卫省官员还说,此次导弹拦截工作的部署与3年前的不同之处在于,为执行“爱国者3”型导弹任务的自卫队员配备了实弹装备。
加拿大专家:朝调整火箭轨道 避开上海
法国《费加罗报》的报道援引加拿大卫星观测专家摩尔克赞的分析说,作为一颗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光明星3号”发射角度应该为192.3度,即西南偏南方向。而根据朝鲜火箭一级助推器和二级助推器预计坠落的地点来分析,此次火箭发射角度大概为181度,几乎为正南方向。
摩尔克赞分析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以准确轨道发射的话,火箭残骸可能坠落在中国人口稠密的上海市附近。《费加罗报》分析称,由于周边被日本、韩国、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包围,朝鲜进行太空开发的地理限制很多。为了保证安全,火箭发射一般选择避开人口稠密的地区。
朝鲜政府于3月16日向国际海事局通报了火箭的一、二级助推器的坠落地点。根据朝方提供的坐标,两处坠落地点位于菲律宾东部海域。据《法制晚报》
日本向冲绳派化学部队 防止朝火箭残骸污染环境
商报综合消息 据报道,离朝鲜发射卫星只剩几天的时间,日本自卫队应对这一次发射的拦截行动也进入关键时刻。除了在首都圈和朝鲜卫星将经过的冲绳南部部署7处爱国者导弹拦截系统之外,陆上自卫队还向冲绳诸岛派出化学部队。
消息说,化学部队来自于陆上自卫队的鹿儿岛基地,目前已经进驻冲绳县的石垣岛和宫古岛等处,化学部队配备了防化装甲车和战备医院,以防备朝鲜发射卫星的火箭残骸落入这些岛屿,火箭燃料污染环境时作紧急应对。
据日本电视台引用昭和大学化学教授的话说,朝鲜使用的火箭燃料是一种叫“肼”的物质,这种燃料如果进入呼吸道的话,会烧伤喉道,落在皮肤上的话,会烧伤皮肤。
德媒:朝鲜再次愚弄西方 处心积虑挑战极限
据4月9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 “这是朝鲜刻意制造的一场秀。”日本电视台8日评论道。韩联社认为,随着朝鲜将第一级火箭放置在发射塔台上,外国记者也抵达平壤,看来朝鲜的卫星发射已经不可避免。虽然朝鲜希望通过此举显示“强盛国家”的建设成就,但实际上朝鲜因此得到的实际利益什么也不会有。
德国《焦点》周刊说,亚洲国家之间的冲突面临一触即发的危险状态。朝鲜洲际导弹发射计划正在进行,目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朝鲜不会低头屈就,“真正对决的时间可以掰着指头数了”。
“这也是朝鲜对西方的再一次愚弄。”德国新闻电视台8日这样评论说。美联社也说,国际社会目前关注朝鲜的这次卫星发射,将其看作是继伊朗后,西方遭遇的新一轮外部威胁。虽然平壤方面的专家表示,这只是一个科研项目,但美国海军研究生院教授詹姆斯·莫尔兹将朝鲜的做法比作是“将寄给西方以表明坚定发展自身远程导弹实力的信件封上了口”。他认为,“朝鲜正处心积虑地挑战极限”,这次的发射无论成败都让朝鲜和国际社会的关系进一步被割裂。
(本报驻朝鲜特派记者 周之然 本报驻外记者 王刚 李珍 纪双城 青木 本报记者 王亮亮)
本报记者亲赴朝鲜卫星发射场 火箭发射只待命令
据4月9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8日,《环球时报》记者和来自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共同社等多个国家媒体的将近80名记者乘坐朝方提供的专列,经过近5个小时的行程后,来到朝鲜“银河3号”运载火箭的所在地朝鲜西海卫星发射场。
在一片空旷的水泥地上,记者看到发射架和固定在上面的白色火箭。在距离发射架和火箭200多米的地方,记者们被要求止步。“银河3号”运载火箭上端的朝鲜国旗清晰可见,火箭中下部分写着几个朝文大字“银河3号”,几名工作人员正在发射架上忙碌着。
发射场总负责人张明进介绍说,“银河3号”运载火箭高30米,直径2.4米,火箭初始推动力为120吨,目前火箭安装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只等上面一声令下就可以进行发射。
在试验场内,张明进向大家展示了“光明星3号”卫星实体,据介绍,卫星成功发射之后将在太空播放金日成将军之歌和金正日将军之歌。他强调说,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像朝鲜一样允许这么多记者携带摄像器材这么近距离地拍摄卫星发射场,“某些国家说朝鲜准备发射导弹是一派胡言”。
(本报驻朝鲜特派记者 周之然 本报驻外记者 王刚 李珍 纪双城 青木 本报记者 王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