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种粮大户不"种粮" 专业人员、机器、制度来帮忙

热度122票  浏览2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2年3月29日 10:10

种粮大户不“种粮”

□罗宋梅、本报记者肖莉华

春意渐浓,蛰伏了漫长冷天的人们纷纷走进田野开始翻田整地。全国种粮售粮大户——新干县沂江乡东湖新村种粮大户陈振飞也忙碌起来。和大多数种粮大户不同,他并不亲自下田干活,而是催促农机手和田间管理人员尽快落实翻耕、播种、育秧等计划。望着眼前蕴藏着生机和希望的千亩水稻田,今年38岁的陈振飞郑重地告诉记者:“现在我完全按照企业化模式管理着这千亩水稻田,精神压力并不比干体力活轻。”

陈振飞是一名1998年退伍的老兵,回家乡后,开始也只是精心伺弄自家的几亩水田,空闲时做点生意。2002年,陈振飞看到,东湖新村有很多村民将良田出租给别人,自己到邻近的工业园区打工赚钱,致使一些远离村庄、易旱易涝的“望天田”被抛荒。“这些低产田一家一户种植成本高,利润低;规模经营也许能让这些低产田发挥效益,赚些钱。”抱着这样的念头,他向银行贷款、亲朋好友借等方式筹措资金12万元,承包了东湖新村220亩“望天田”进行耕作。

起初,陈振飞和其他农民一样,播种、耕田、打药等农活,样样自己动手,精心伺弄。由于当年恶劣的天气加之高额的人工工资,陈振飞不但没尝到丰收的甜头,反而亏损了2万多元。2003年,在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基础上,他决定在加强水稻田间管理、降低成本上入手,投资5万多元买来了旋耕机、联合收割机进行机械化操作,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耕作成本,当年实现利润近8万元。

“种粮要出效益,必须规模经营。”陈振飞说。2008年,他又承包了沂江乡农林场1000多亩中低产田,成为我市最大的种粮大户。为更好地获得经济效益,陈振飞成立了江西振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高薪聘请了经营主管、机械维修技术人员和田间管理员。他还根据当兵的经验,对公司实行军事化管理,将传统的耕作模式,改变为准军事化、企业化管理。有了专业人员、机器、制度帮忙,陈振飞不再下田劳作,他开始干一些规划管理方面的事情。春耕开始,他要跑农技推广中心了解水稻的品种结构;要请农业技术人员测土配方,确定选用的肥料。就是简单的栽插,他也要考虑哪些田块请人工栽插,哪些适用直播、插秧机或抛秧机,做到效率和效益最大化。

如今,陈振飞承包的水稻田平均每年粮食总产量达200多万斤,纯利润20多万元,带动周边3000多名群众走上了致富道路。今年1月,陈振飞获得国家农业部颁发的“全国种粮售粮大户”称号,这是他继2008年之后再次获得这一荣誉。

TAG:
顶:5 踩:4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22 (32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02 (44次打分)
【已经有37人表态】
3票
感动 感动
7票
路过 路过
6票
高兴 高兴
3票
难过 难过
5票
搞笑 搞笑
2票
愤怒 愤怒
6票
无聊 无聊
5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市政府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胡世忠讲话
  • 下一篇:吉安农商银行举行2012客户答谢会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