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爱心接力十九载

热度135票  浏览3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2年3月16日 09:51

帮助困难群众收割稻谷

参加抗冰救灾

帮助驻地群众修猪圈

到敬老院慰问老人

与扶贫对象邹鹏文谈心

为驻地中小学生开展爱国教育

参加抗洪抢险

连续奋战不言疲倦

自1994年起中队便开始帮助宋继刚

为扶贫对象邹鹏文辅导功课

参加无偿献血

重走红军路,弘扬井冈精神

参加义务劳动留影

雷锋精神永存,爱心接力永传。在峡江流传着一个“爱心接力十九载”的“活雷锋”故事。

故事中的“活雷锋”,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个大集体,是十九年来汇聚在武警峡江中队的官兵们。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走了一拨又一拨,换了一批又一批,可这些“兵哥哥”留下的爱心接力棒却年年得以传承。

从抗洪抢险、扑灭山火、处理突发事件,到给敬老院老人打扫卫生、接送残疾儿童上学、帮助贫困群众收稻谷等。该武警中队官兵自1993年开展“践行雷锋精神活动”以来,19年累计做好事1500多件,受助群众达5千余名,赢得当地百姓的高度赞誉,他们的行为影响并感染了当地数百名青年自觉加入这支学雷锋做好事的队伍。

好心有好报。该中队多年来也赢得了各级组织的充分肯定,先后被中宣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评为“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被省政府、省军区评为“拥政爱民先进单位”,被武警江西总队评为“学雷锋先进集体”……

一项项荣誉的背后,有着多少感人故事?笔者进行了专访。

帮人帮到底

2月24日,笔者采访该中队时,他们说,最值得骄傲的,还要数坚持15年帮扶残疾青年宋继刚的事。

事情得从1994年说起,帮扶对象宋继刚在那年读小学一年级时,因车祸高位截肢,父母又都下了岗,家庭经济十分困难,正面临辍学。就在此时,武警峡江中队的官兵及时伸出援手,出钱出力全方位帮扶。

每天接送宋继刚上学,战士们包揽了。中队距离学校和宋继刚家有3里多的路程,一天来回接送8趟20余里,10余年来风雨兼程逾四万八千余里,接近两个二万五千里长征。

资助宋继刚完成学业及后期的手术治疗,战士们每年都要组织捐款捐物,共计4万余元。每当老兵退伍时,都还要自发组织一次捐款捐物,集体去看望宋继刚,为他留下一份殷殷嘱托和祝福。

随着宋继刚一天天长大,中队官兵们又想办法为宋继刚装上了假肢,并教会他走路、骑自行车。

帮人帮到底。十多年来,宋继刚在武警官兵持久的爱心接力帮助下,不仅完成了大学学业,还考取了国家公务员。如今,只要提到武警峡江中队官兵们的恩德时,宋继刚总是感激地说:“没有这些‘雷锋叔叔’多年来的接力帮扶,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

救人要救心

做好事,有时并不是一帆风顺。家住水边镇大园村的残疾人李治红,曾两次轻生都被武警中队官兵救获了,而且在做好事的过程中还让官兵们懂得了救人要救心,好事要多磨。

2002年,正在山林里演练的武警峡江中队官兵,发现了躺在一棵大树下奄奄一息的残疾青年李治红。

原来,李治红在1岁时因小儿麻痹症使腿致残了,不能正常行走。长大后,坚强的李治红不忍常年过着靠父母养活的日子,便出门多方拜师学家电维修,可谁愿意接受这个残疾人做徒弟?一次次的拒绝,令李治红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绝望之余的他选择了轻生,而官兵们发现时,他已在山沟里昏睡了两天一夜。

当了解了李治红事件后,该中队马上成立了帮扶小组,由精通家电维修的官兵免费辅导李治红,并捐款为李治红购置了全套维修工具、家电图谱等。

可学家电维修不是一件易事,更何况李治红是个没文化,甚至连坐在那儿都成问题的残疾人。许多次,李治红在检查电路或换高压包时触电,衣服都被烧焦了。面对好心人的热心教导,想到自己学习一无进展,李治红感到无脸见人。一个深夜,万念俱灰的李治红再一次选择远离这个世界……

这一次李治红又被前来辅导课程的官兵救了。人虽救了,可李治红的心结没打开,随时还有可能会轻生。对症下药,中队学雷锋小组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大家一致认为:只有帮李治红找到谋生之路,才会重新树立他的生活信心。

于是,武警官兵们一边做李治红的心理辅导工作,一边帮助李治红在路边上盖了一间简单小屋,并凑齐1600元钱为他进货,开起了一家小百货店。为照顾他的生活,中队每年都组织官兵给他家插秧、割稻子,定期到他的小店为他打扫、挑水、整理货物。平时如果有困难,只要一个电话,无论刮风下雨,武警官兵们都会及时地赶过去。

寒来暑往已经10年了,中队的官兵一批批地走了又来,但是对李治红的帮扶从来没有断过。在官兵们的帮助下,如今的李治红已结婚生子了,小店的生意也好了起来,家庭收入每月达到近三千元。

好事无大小

“群众利益无小事,做好事也不分大小,而贵在坚持。”该中队的历届领导都是如此教导战士们要牢记学雷锋做好事的优良传统。

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09年该中队的领导在与民政部门的同志聊天时,获悉了有个叫邹鹏文的家庭困难学生需要帮助。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于是该中队官兵又与邹鹏文结成了帮扶对子,这一结就是4年。

说起家住水边镇下痕村邹鹏文,真是个苦命又乖巧的好孩子。父亲于2001年帮人做事从楼上掉下来去世了,他与母亲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平时靠母亲在附近砖厂打工赚点生活费,可因为劳累过度,母亲也犯病不能外出打工了,而年迈的奶奶在干活时,也不幸骨折。祸不单行,这家人的经济来源可谓全断了,不要说治病,就连生活都困难,已读初三且学习成绩优异的小鹏文也只好面临辍学的危险。

在这关键时刻,武警峡江中队及时送来了“关爱”。战士们挤出微薄的津贴,第一次就捐款一千多元,为小鹏文送来了学费,并在暑假里将小鹏文接来中队住,与其谈心,促其健康成长,并轮流辅导学习。

有了这些“雷锋叔叔”的帮忙,小鹏文的学费、生活费不愁了,每年都是叔叔们捐资助学的,而且逢年过节家里还收到叔叔们送来的大米、油盐等生活礼品。

如今,在武警峡江中队官兵们的爱心接力帮助下,邹鹏文也进了县城高中高二重点班,学习成绩良好。小鹏文曾在作文中写道:“我要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武警中队的叔叔们,我要健康成长,长大后也要做一名乐于助人的好心人。”

爱心在接力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爱心接力棒能不能很好地传承下去,只靠开会强调、或靠大家自觉是不够的,而更主要靠制度来规范坚持。

2003年,该中队正式出台文件,制定了学雷锋做好事实施方案,成立了学雷锋活动领导小组,每年签订党员学雷锋承诺书,出台奖励机制,好事做得多的官兵评先评优的机会就越大。

有了制度的保障,该中队无论换了谁任主官职务,都会将学雷锋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交接内容,而且新任中队领导第一件事就是走访帮扶对象,全面了解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

据该中队指导员吴鑫回忆,两年前他刚到中队时,武警吉安市支队政委雷进先曾语重心长对他说:“你到峡江中队任职,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一定要把学雷锋爱心接力棒很好地传承并发扬,这是峡江中队的传统,谁丢了谁就要反思自己,要当成是自己的失职。”为此,吴鑫上任后,一直将学雷锋传递爱心放在中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经常教育中队官兵要把“见困就帮,见难就上”作为行为准则,把学雷锋作为热爱群众的具体体现,从小事做起,从平凡的事做起。该中队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官兵的思想觉悟,还常年开展“以学雷锋为荣,以见困不帮为耻”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学雷锋献爱心”的思想转化成了一种自觉行动,每次有做好事的机会,大家都踊跃报名,争先恐后。

如今,在该中队官兵的感染下,驻地许多青年纷纷加入了这支学雷锋队伍,连曾经的资助对象宋继刚和李治红也加入了进来。用他们的话来说:“过去我们是在武警官兵的帮助下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我们也要向中队官兵一样加入帮助他人的行列,让雷锋精神更好地传递。”

顶:10 踩:6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48 (40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63 (38次打分)
【已经有41人表态】
4票
感动 感动
8票
路过 路过
6票
高兴 高兴
7票
难过 难过
2票
搞笑 搞笑
2票
愤怒 愤怒
6票
无聊 无聊
6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白沙镇农技员向菜农传授辣椒秧烂叶死苗防治技术
  • 下一篇:7天让73户林农息访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