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年的如山父爱
坊间有语:久病床前无亲眷。但遂川县泉江镇东门小区74岁的肖根荷,却以34年对痴呆儿子的含辛茹苦,诠释了一份如山父爱。
无论是炎炎烈日,还是风霜雨雪,每天下午两点以后,人们总能在遂川县城的工农兵大道、东路大道、文献街等路段看到这样一个画面:一位古稀老人,牵着一位30多岁、目光有些呆滞的年轻人,不时指着路边的事物说说笑笑……这就是肖根荷和他的儿子。
“儿子出生后,多次持续高烧,几经转院治疗,烧是终于退下来了,但却留下了严重的脑积水后遗症。”说起儿子的病,74岁的肖根荷心酸不已。自从儿子患病,肖根荷夫妇就踏上了漫长的求医之路。“只要有一线希望,都要治好我的儿子。”
尽管长期的治疗让儿子的抽搐次数少了,走路更平稳些了,甚至还能说一两个简单的词语了,但他依然无法生活自理。照顾儿子成了肖根荷人生的全部意义。
34年来,每天晚上,肖根荷都和儿子一起睡,为了防止儿子蹬被子着凉,他就整宿搂着儿子睡;每次吃饭,肖根荷都要给儿子挑骨头,剔鱼刺,没有哪顿饭吃得轻松自在过;就连洗澡,也成了定期的一次“大考”,怕儿子滑倒、怕儿子着凉、怕儿子伤了眼睛……
“我不想让儿子成为社会的负担”,质朴的话语中满含着肖根荷无言的父爱。34载寒来暑往,34载含辛茹苦,肖根荷用一份艰辛的父爱,填满了一万二千多个日日夜夜,用一个男人最深沉的柔情,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