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山成金是大道 2012年井冈山旅游营销工作前瞻
“点”山成金是大道
——2012年井冈山旅游营销工作前瞻
□李伏龙、本报记者段江婷
新年伊始,井冈山秉承将“亮点”、“焦点”、“热点”整合成旅游市场“沸点”的发展思路,着力于景区的亮点打造,完善、升级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着力于媒介焦点打造,彰显井冈山的形象魅力;着力于行业热点打造,把井冈山线路打造成为热销的旅游产品。这种“点”山成金的“发展之道”,正让井冈山旅游焕发出勃勃生机。
亮点,成就“国际范儿”
2011年10月28日,这个看似平常的日子,对于井冈山来说却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一天,一个展现井冈山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的旅游宣传片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这个长30秒的视频短片,通过大气、细腻的镜头语言描绘了井冈山的多彩风光和浓郁的特色文化。
2012年,井冈山将继续充分利用这个宣传平台,精心制作“春看杜鹃、夏亲流水、秋赏红叶、冬赏冰凌”等针对境外市场不同的井冈山旅游形象宣传片版本,提高井冈山旅游品牌在境外的影响力;同时通过与境外客源城市缔结友好城市等方式逐渐撬动国际客源市场。
井冈山正用她的文化打开通向世界之门。
井冈山具有红绿交相辉映的旅游资源,如何让世界了解井冈山,井冈山的决策者们找到了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积极申报世界“双遗产”。于是,国外的专家学者们来了。经过考证,他们认为井冈山保存有全球同纬度最完整的上万公顷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留下了很多孓遗植物,是自然的野生的生态系统的最后看台之一;于是,来自世界各地、肤色各异的“洋弟子”来了。在博物馆,他们虔诚地听着讲解员对井冈山精神的诠释;在北山烈士陵园,他们瞻仰着无名烈士纪念碑,敬佩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井冈山正以她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眼球。井冈山,“国际范儿”十足。
焦点,彰显形象魅力
2012年,井冈山通过影视作品、网络、交流活动、形象展示等完善的宣传推广,让井冈山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在影视作品方面,井冈山将借助国内首部红色音乐影片《红色恋歌》推出之际,做好旅游营销市场跟进;针对国内3D电视销售热潮但缺乏片源的现象,做好《境界·井冈山》3D旅游形象片的宣传,为各地3D电视商场免费提供井冈山3D宣传片源,以扩大宣传效应。
在新媒体宣传方面,以井冈山国际旅游网(旅游官方网)为主要平台,整合观途网及其他红色旅游培训网站,构建“旅游资讯”、“游客服务”、“红色培训”三大板块;加强与国内门户网站的合作,并通过策划网上看杜鹃、网络游井冈等宣传活动;与新华网总网、同程网、江西新闻网等网站合作,运用微博营销让井冈山真正走上“信息高速公路”。
在形象展示方面,在北京、上海、广州的地铁,南昌、深圳的城市公交车投放井冈山旅游形象广告;在江西境内的景区和高速公路沿线设置井冈山旅游形象广告牌;围绕第三届井冈山国际杜鹃花节的举办,邀请和组织国内外旅游媒体和旅行商来井冈山踩线;以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5周年、建团90周年为契机,举办井冈山红色培训高端峰会和“庆祝建团90周年”等系列活动;做好“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中国旅游日、“十一”国庆节等假日旅游活动。
热点,激发市场热情
2012年,井冈山将凭借实力刺激市场,完善渠道建设,致力于打造旅行者旅游目的地热点和旅行社力推的线路热点。
一方面,构建重点客源市场“大推动”。南方市场既是井冈山的重点客源市场,又是老客源市场,以建团90周年为契机,4月份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地举办“庆祝建团90周年——树立崇高理想信念、重走红军挑粮小路”系列活动;北方市场是井冈山的新兴市场,重点在哈尔滨、大庆、山东济南、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市场召开以“红色摇篮、生态井冈、精神家园”为主题、以旅行社、媒体、学校、机关、企业为推介对象的旅游推介活动;随着成都至井冈山的航班开通,西部市场是井冈山的潜在市场,适时在重庆、成都举行旅游推广活动,拉动西部市场。
另一方面,精心包装红色培训产品“大推介”。红色培训产品是井冈山特有的旅游拳头产品,依托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江西干部学院、全国青少年教育培训基地以及全国各级机关在井冈山设立的培训基地,继续唱响红色培训品牌;加强与省外高等成人院校、拓展培训机构的合作,力争把井冈山的红色培训产品纳入部分高等院校的特色延伸课程;在高端白领阶层关注较多的《领导文萃》、航空(高铁)杂志中推出井冈山的红色培训产品的宣传报道及广告;建立红色培训客户档案,做好服务工作,并开展重点客户大回访活动,以维系客户关系,进一步推介井冈山红色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