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干八旬老人廖福生义务为村民修路百余里(组图)
八旬老人义务修路百余里
廖福生老人为村民们修好了三座桥,并为其中一座桥取名“为民小桥”。
烈日下,廖福生老人挥动着锄头修路。
廖福生老人6年如一日,靠肩挑手提为村民们修路。彭建新供图
“一人辛苦百人福,百人幸福我幸福。”这是新干县实验小学四年级的小朋友廖航湾,近日在他的作文中引用的爷爷廖福生说过的话。他想通过自己的作文向大家讲述,爷爷是怎样在6年的时间里,靠肩挑手提为邻近的村民们修了上百里路,又是怎样践行着自己“一人辛苦百人福,百人幸福我幸福”的人生格言。
现年80岁的廖福生老人,是新干县洋峰垦殖场的一位退休职工。退休后,廖福生就一直住在垦殖场的老职工宿舍里。除了每月1000多元的退休工资外,膝下还有5个孝顺的孩子,原本可以过着快乐老年生活的他,却因为2008年的一次外出经历,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模式——从退休在家的老职工变成了辛苦劳作的修路人。
昨日,他告诉记者,也就是那次外出让他发现进出垦殖场的路太烂了,这样的路况给垦殖场以及附近村镇的村民带来了非常大的困扰,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修路!从那时起,老人便扛着铁锹、锄头,开始一锄一锄、一锹一锹地修路,修完了这条修那条,修完了小路修小桥,从早到晚,不分寒暑,一修就修了六年。据附近村民反映,这六年里,廖福生老人的足迹遍布方圆十里,他四处寻查周边的道路,见烂路就补,见坏桥就修。据不完全统计,附近村镇经他修过的路不下100里。除此之外,他还自筹木料,购置修桥工具,靠肩挑手提建起了一座为民小桥,方便了周边群众。
2011年,新干县十里村委会为了表彰他自主修路的善举,特地为他颁发了证书和400元奖金。不过,收到证书和奖金的廖福生老人,又将这400元奖金转手送给了新干县荷浦乡一个因病致贫的家庭,并告诉受赠者:“这400块钱是村委会奖励我为村里修路的钱,我就算把它转赠给你们也不能算是我的,这100元才是我自己捐给你们的。”说这话的时候,廖福生老人还从自己的口袋中掏出了100元钱塞给受赠者,接过捐款的受赠者感动得热泪盈眶。
当记者问廖福生老人,是什么让他六年如一日地坚持修路时,老人乐了,他告诉记者:“虽然我一把年纪,身体也不算很好,但看着别人走在自己修好的路上轻快行走的样子,我打心眼里高兴,辛苦点不算什么。”记者李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