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服务新模式
□彭生苟、宋士兰
青原区常住人口20.6万人,农业人口占83%,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2.2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7%,其中80—89岁老年人2570人,90岁及以上老年人243人。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态势,近年来,该区先后创建了邓家社区、金竹社区、临江社区等3个城镇居家养老服务试点。今年,又在新圩镇炉下村启动了全省首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试点建设,该中心紧紧围绕“六个老有”目标,以社区服务为依托,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化运作,着力整合为老服务资源,积极探索创新农村机构养老之外的为老服务新模式。
强化领导 周密部署
为推动炉下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区、乡领导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区民政局联合区城乡建设局多次深入实地调研,提出立面改造、房间设置、室内设计、院内绿化、道路整修等方面的具体意见,协调解决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工作中的事项和问题。镇、村也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实施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建设。基于农村各类服务资源和居家养老各项功能相比城市社区欠缺的实际,该镇进一步完善了资金筹措与管理、人员管理与监督、服务项目与标准等相关制度,与将入托的老年人或其子女签订了入托协议,初步建立了医疗、陪护、家政等服务队伍。
加大投入 夯实基础
为体现新圩镇庐陵文化特色建筑风格,区、乡、村对照省、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了整体规划,将其建成一个集全托、日常生活照料、休闲、娱乐、健身、学习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场所。为不增加群众负担,区民政局、村委会多方协调,整合各类可用资源,筹集资金40余万元用于中心改造,同时聘请极具慈善爱心建筑商低偿施工。目前,该中心主体建设工程已完工,设置了日间照料托管中心、娱乐室、医务室、厨房等公共设施,建立“全托室”14间,并将统一添置电视机、健身娱乐器材、床上用品等生活设施。该中心建成之后,可为老年人提供全托护理、照料护理、配餐、家政等服务,成为集机构服务、居家养老、娱乐保健、修身养性于一体的专业化、系列化综合性的老年人服务场所,为部分家庭和子女解决没有时间照顾父母之忧,使老年人享受到家的温暖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