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预期目标
全力打造“五区” 建设幸福青原
青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预期目标
青原讯(肖和平、彭生苟)今年以来,青原区紧紧策应市委市政府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这个宏伟蓝图,紧扣“打造‘五区’、建设幸福青原”这个战略目标,凝心聚力扩总量,加快集聚促赶超,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预期目标。1-11月,实现财政总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49.3%;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工业增加值等各项经济指标均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全区经济发展呈现实力增强、结构优化、在全市排位前移的良好格局。
该区紧紧围绕全市开展的“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服务大提升”主题教育活动,积极策应,主动作为,在全区集中开展“转作风破难题、提效能促赶超”主题教育活动,要求全区上下以开放的视野谋发展、以创新的思维破难题、以高效的作风树形象、以严格的考核促成效,进一步强化各级干部进位赶超的意识和责任,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干部放眼量、经济扩总量、发展提质量”目标。
该区始终把工业作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围绕电子信息、节能照明等新兴产业,开展了园区建设大决战、招商引资大竞赛和招商引资推介会等系列活动,在各类招商活动中共签约项目40余个,辖区内规模工业总产值超百亿元。目前,新工业园规划面积达7825.5亩,已形成“三纵三横”的路网框架;修建排水排污设施13.8公里,自来水主管网全面铺设,配套通讯设施初步完善,绿化面积160亩,共落户电子信息、食品医药、新型建材、低碳节能照明、工艺品等企业62个。富滩工业园以“生态、低碳、循环、高效”为发展目标,承接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现规划面积5000亩,建设了日处理垃圾120吨的中转站,投资1200万元的11万伏变电站和日供水5000吨自来水厂已建成运作,引进了60家企业落户,初步形成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医药化工、环保建材、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四大支柱产业。华能工业园已实现“五通三化一配套”,为工业企业落户过渡提供承载,已落户钢化玻璃、机电制造等企业13家。梅林工业园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近5000万元,已落户金苹果实业、锐迈管道、今日电子等机械制造、电子产品企业17家。
为加快城区建设步伐,该区抓规模,拉大城市框架;抓提升,完善城市功能;抓活力,繁荣城市产业。大力实施“东拓西扩、南延北展”工程:向东依托青原山景区整体推进青原湖旅游地产开发,向西积极配合和推进滨江新区建设,向南加快电力城周边土地开发,向北扎实推进汽车文化城、物流园区建设,使青原北大门与工业园区、中心城区连为一体。大力推进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完成梅林路堤结合、滨江大道南北延伸、青原大道东西路网连接等工程,河东滨江新区路网、105国道“二改一”、华能大道改造等近20条城市主次干道相继贯通。大力推进绿化美化,投入上千万元在城区栽植观赏花木30多万株,铺设草皮6万多平方米、彩色人行道板5万平方米,巧布街心花园、园林小品20余处。注重文化内涵打造,千余米长的庐陵风情美食街,彰显庐陵文化底蕴的赣派建筑令人惊叹;正气广场中的正气鼎、丹青亭、文化柱等文化元素气息扑面而来。此外,该区加大市容环境整治力度,对垃圾广告、交通秩序、占道经营等方面进行集中专项治理,清除了城 区主、次干道临街建筑物墙面、电线杆以及单位、庭院楼道上的各类“牛皮癣”;取缔了青原大道、火车站等处所有占道经营的临时流动摊点,城区环境焕然一新。
与此同时,该区扎实有效地开展农业农村各项工作,不断加快农村环境整治和产业体系建设。全区51个新农村建设点通过优化规划、规范流程、整合资源、常态管理等有效举措,上下联动,先后投入新农村建设各类资金1000多万元,“三清三改”、“五通一气”、农村清洁工程等硬件建设快速推动,农村面貌日新月异。按照“一个产业、一套规划、一套适用技术、一套扶持政策”思路,紧扣城郊型农业的定位,坚持以绿色品牌为支撑,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发展花卉苗木、蔬菜、井冈蜜柚、生猪等特色产业,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业产业化。今年新增蔬菜产业基地、油茶、甜柚共9000多亩,万亩蜜柚、羊角庵养牛基地两个农业产业化重点扩建调度项目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