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医改让百姓得实惠
保基本 强基层 建机制
吉州医改让百姓得实惠
吉州讯(刘英敏、史延辉)近日,在长塘镇卫生院治胃病的农民胡长保告诉笔者:“而今药品比以前便宜了将近一半。”白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毛瑞芳说:“以前,医生的工资与药品提成挂钩,导致开大处方、滥用抗生素等现象。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我们医院实现了公益回归。”2009年底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吉州区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全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各级医疗机构建立基本药物制度,逐步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老百姓得到新医改带来的诸多实惠。
新一届区领导班子创造性地将医改与创建“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和“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相结合。医改方案实,分工协作好,人、财、物均有保障。去年至今年10月,该区共投入各项医改资金18788万元,保障既定目标良好完成。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落实到位。截至10月底,全区城镇医疗参保达17.78万人,覆盖率100%;新农合参保12.2万人,参保率95.42%。城镇居民医保筹资水平成年人每人每年提高到310元、未成年人每人每年提高到240元,其中财政补助200元;新农合筹资标准每人每年提高到230元。医保基金使用率为85%,新农合统筹基金使用率84.72%;参合农民一次性报账率95%。全区所有城市低保对象都免费参加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所有农村低保对象、五保对象均免费参加了新农合。该区对城乡低保对象中14岁以下(含14周岁)的儿童患重大疾病的给予倾斜救助。今年1至10月,全区医疗救助累计实施门诊救助10769人次,救助次均费用242元;累计实施住院救助2192人次,救助次均费用3339元。今年下半年,在全区实施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免费健康体检关爱行动(健康体检工程),目前已有4000多名参保人员参加了免费体检。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全区6所乡镇卫生院和3所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所需药品均采取省级网上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目前全区所有农村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均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供应覆盖率达100%。实行药品分级管理,95%以上的零售药店达到分级管理标准;对辖区内的基本药物配送企业及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品种的监督检查和抽验覆盖率分别达到100%。与此同时,改革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出台了《吉州区关于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渠道补偿机制暂行办法》。今年1至10月,该区从新农合基金中补偿药物服务费24万元,拨付基本药物制度奖补资金268万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也同步推进,核定编制,建立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健全绩效考核机制,为基本药物制度的全面实施提供了保障。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扎实有效。今年1至10月,全区免费提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卡金额315万元,目标完成率118.4%;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21.79万份,建档率超目标;“一卡通”服务209796人次;对6212例高血压患者、1955例糖尿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病例管理。免费救治“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确诊白血病6例,住院治疗5例;先天性心脏病疑似46例,住院治疗11例。深入实施“光明·微笑工程”,完成白内障患者手术25例。全面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补助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人数1205人,为农村育龄妇女发放叶酸1765人;完成500户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任务。